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調雨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後一任君王。名辛,為帝乙的兒子,史稱為「紂王」。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雖才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3) 太公:太公望呂尚,字子牙,東海人。本姓姜,其先封於呂,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年老隱釣山林,周文王出獵,遇於渭水之陽,相談甚歡,載與俱歸,立為師。後佐武王克殷,封於齊。 (4) 五方之神:東西南北中之神。東方之神行屬木,南方之神行屬火,西方之神行屬金,北方之神行屬水,中央方之神行屬土。 (5) 受事:接任辦事。 (6) 殷:朝代名。西元前1751∼前1111...
迥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據《歷代詩話續編》引)1>韻有不可及者,曹子建是也。味有不可及者,淵明是也。才力有不可及者,李太白、韓退之是也。意氣有不可及者,杜子美是也。文章古今迥然不同,鍾嶸2>《詩品》3>以〈古詩〉4>第一,子建5>次之,此論誠然。觀子建「明月照高樓」、「高臺多悲風」、「南國有佳人」、「驚風飄白日」、「謁帝承明廬」等篇,鏗鏘音節,抑揚態度,溫潤清和,金聲而玉振之,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與《三百五篇》異世同律,此所謂韻不可及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答程允夫書〉其四。 (2) 鍾嶸:?∼西元518?,字仲偉,南朝梁潁川人,南朝齊、梁的文藝批評家。好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超出、勝過。唐.杜甫.戲為六絕句六首之四:「才力應難跨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
旗鼓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9.清.趙翼《甌北詩話.卷一一.黃山谷詩》:「北宋詩推蘇、黃兩家,蓋才力雄厚,書卷繁富,實旗鼓相當,然其間亦自有優劣。」
落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花流水」是暮春時,凋零的落花被流水帶走的景象。此語常見於詩詞中,例如李群玉的〈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李群玉,字文山,晚唐詩人。他的個性淡泊名利,曾應進士舉,不第。至於詩風,《唐摭言》曾稱他「詩篇妍麗,才力遒健」,算是正面的評價。在這首詩中,李群玉描寫了在暮春之時送友人離去的情景,藉著落下的花瓣隨著水流而去,更讓人平添幾許依依愁緒。「落花流水」本來是客觀的自然景色,在詩人墨客眼中成了離愁、哀傷的象徵。這種意象的借用,像趙嘏的「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祐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五代時,南唐李後主有一闕〈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裡頭有兩句:「流水落花歸去也,天上人間。」...
望之卻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望而卻步」。見「望而卻步」條。01.明.徐光啟《徐光啟集.卷一○.書牘一.復周無逸學憲書》:「黨與二字,耗盡士大夫精神才力,而於國計民生,毫無干涉。且以裕蠱所為,思之痛心,望之卻步。」(源)
望而卻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望之卻步注音︰ㄨㄤˋ ㄓ ㄑㄩㄝˋ ㄅㄨˋ漢語拼音︰wàng zhī què bù釋義︰猶「望而卻步」。見「望而卻步」條。 01.明.徐光啟《徐光啟集.卷一○.書牘一.復周無逸學憲書》:「黨與二字,耗盡士大夫精神才力,而於國計民生,毫無干涉。且以裕蠱所為,思之痛心,望之卻步。」(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敵手、才力相對等的人。《左傳.哀公七年》:「且魯賦八百乘,君之貳也。」晉.杜預.注:「貳,敵也。」
聲色俱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他與齊王冏結黨,為趙王倫所殺。 (3) 王愷:字君夫,生卒年不詳,晉東海人。官至後軍將軍,少以才力著名,肆其意色,無所忌憚,與石崇鬥富,極盡奢華之能事。 (4) 校:當為「枚」之誤,《世說新語.汰侈》正作「枚」。 (5) 悵然自失:神志迷惘,若有所失的樣子。〔參考資料〕 《晉書.卷六.明帝紀》敦素以帝神武明略,朝野之所欽信,欲誣以不孝而廢焉。大會百官而問溫嶠曰:「皇太子以何德稱?」聲色俱厲,必欲使有言。嶠對曰:「鉤深致遠,蓋非淺局所量。以禮觀之,可稱為孝矣。」眾皆以為信然,敦謀遂止。另可參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汰侈》
綆短汲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綆,汲水桶上的繩索;汲,自井中打水。「綆短汲深」指用短的汲水繩打取深井中的水。語本《莊子.至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比喻才能不足,無法勝任。唐.顏元孫〈干祿字書序〉:「綆短汲深,誠未達於涯涘;岐多路惑,庶有歸於適從。」也作「短綆汲深」、「汲深綆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