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3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州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100學年度起正式改名為中州科技大學,為全面提升校際能見度與校園人文藝術氣息,黃政傑校長上任後,於推展校務、精進學術水準之際,特聘請臺灣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許和捷教授兼系主任擔任本校藝術總監,協助校園藝術設計事務;另亦借重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黃宗義教授之書法專長,親自為本校校名字體落款。中州科技大學新校徽的設計,以舊有校徽為基礎,結合本校校訓、學門、藝術等多項元素,展現承先啟後、以人為本之嶄新校徽樣式。 教育目標本校以「精、公、誠、毅」為校訓,以年輕、快樂、學習、希望,追求卓越為目標,從事學術研究,教授應用科學與技術,培...
國立臺中家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5日通過訂定「誠、信、勤、樸」為本校校訓,以為校慶誌。民國86年奉教育廳指定成立「成人教育中心」,推展成人教育。民國88年9月附設進修補習學校更名為「台灣省立台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附設高級商業職業進修學校」。民國89年2月1日改制國立,校名為「國立臺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進修學校也改名為「國立臺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學校附設高級家事商業職業進修學校」。民國90年7月王校長退休,由楊寶琴女士接掌本校。民國90年8月增設綜合職能科。民國92年8月家政科停招,改招幼兒保育科。民國93年8月增設應用外語科英文組。民國94年8...
殷張蘭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她長期擔任季刊主編至1992年為止,將台灣當代文學英譯推介到國際,為台灣文學在國際上發聲,她亦致力於推展國際文化交流工作,有民間的「文藝使節」之稱。殷張蘭熙是最早作台灣文學英譯的人。一九六一年美國新聞處資助Heritage Press出版社英譯小說和新詩,殷張蘭熙就是《新聲》(New Voices)的主編,選入者白先勇、敻虹、王文興、陳若曦、葉珊(後改筆名為楊牧)等作品。因此執編筆會季刊之前,殷張蘭熙已有數年孤軍奮戰的經驗了。責任編輯語二甲109702135
隔空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龐大的高等教育。我國隔空教育的實施,主要採空中教學的方式進行,並輔以函授教學。早期的隔空教育大多用於推展失學民眾的高職補習教育,稍後提昇至專科程度,民國七十二年再提昇至大學程度,民國七十五年政府設立空中大學之後,我國隔空教育體系漸趨完整。惟目前我國的隔空教育在實施對象上,仍以專科及大學為主,實施的內容大體為學術取向,實施的方式以電視教學為主,因此,實施對象仍不夠普及,實施內容不夠多樣化,實施的方式不夠彈性。末來配合政府終身教育體系以及學習社會的推動,我國隔空教育將有廣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隔空教育英文關鍵字:...
萬華區西門國民小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級社區志工品德教育到校服務活動。44.民國九十八年四月協同泳池委外廠商師資結合社區家長會長經費贊助,推展「疑似特殊生晨間泳訓」課程。45.民國九十八年八月成立體育班,招收具有跳繩與游泳專長學生。46.民國九十八年八月增置專任輔導教師,實施介入性輔導的二級輔導工作。47.民國九十八年九月辦理忠孝樓大禮堂「室內運動球場修建工程」。48.民國九十八年九月承辦教育部普及化運動創編韻動操北區種子教師研習。 地理位置臺北市萬華區成都路九八號 聯絡電話(02)2311-3519 傳真電話(02)2389-9019 交通方式公車:601...
巴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大量傳入中國並在年輕一輩中產生影響,但在民國初年這種影響隨著《新青年》等刊物的發展以及白話文運動的推展,自由、反抗傳統權威等思想,影響了各個層面的人,尤以知識份子為主。五四運動從形式上是中國學生的愛國運動,但從整個社會背景社會發展,他的影響遠遠不止於此,波及中國思想文化,政治發展方向,社會經濟潮流,教育,特別是對中國共產黨有至關重要作用,同時它對當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社會亦有著不可低估之價值。進一步促進了反封建思想的深化和發展,與尊重中華文化復古思潮形成針鋒相對的局面。 著作《家》《春》《秋》《憩園》《愛情的三部曲...
學生自治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團體依據社會組織的型式與特性,在學校輔導下組成自治團體,來推展自己團體的活動,藉以培養學生自治與互助合作的精神。
萬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種困難。[例]多虧大家共同排除萬難,公司業務才得以繼續推展
原住民族教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其他相關法律之規定。第 2 條原住民為原住民族教育之主體,政府應本於多元、平等、自主、尊重之精神,推展原住民族教育。原住民族教育應以維護民族尊嚴、延續民族命脈、增進民族福祉、促進族群共榮為目的。第 3 條本法所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 (市) 為縣 (市) 政府。本法所稱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 (市) 為縣 (市) 政府。原住民族之一般教育,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規劃辦理;原住民族之民族教育,由原住民族主管機關規劃辦理,必要時,應會同...
擴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擴大增加。如:「他擴增人手來幫忙推展業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