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政院客家委員[[1]]使命與任務本會成立於民國90年6月14日,是全球唯一中央級的客家事務專責主管機關,以振興客家語言文化為使命,以建構快樂、自信、有尊嚴的客家認同為信念,以成為全球客家文化交流中心為願景,以「牽成客家、繁榮客庄」為目標。預算與成長本會成立以來積極推展客家事務,引領客家文化發光發熱,奠定客家在台灣多元族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因政府資源有限,在經費拮据情形下,本會預算仍逐年增加。未來將在現有預算規模上,以每年成長至少20%為努力方向,達成 馬總統「客家事務預算4年倍增」目標。全國家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依...
禮貌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推廣人際禮儀的活動。如:「校園裡推行禮貌運動後,學生變得更溫文有禮了。」
民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多數人對於公共事務的意見。[例]政府的這項決策有相當的民意基礎,因此得以順利推展
蕭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仍然樂觀開朗。 二.風格  蕭紅文中是以她的生活材料,細膩描繪鋪寫細瑣的內容,原本就不為情節的推展而設,非以戲劇高潮取勝,而自呈抒情美感。她擅用對比的技法,在繁華中映襯出寂然,通過童話化、繪畫式的語言,一則是加強這對比效果,另有荒涼寥落之功,擅於修辭策略的運用。 三.評價  文學批評家夏志清坦承未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評論蕭紅的作品,是「最不可寬恕的疏忽」;夏志清認為“《呼蘭河傳》的長處在於它的高度的真實感。”並給予《呼蘭河傳》很高的評價,稱蕭紅為二十世紀中國最優秀的作家之一。 茅盾論蕭紅的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
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福利及家庭輔導機構。民國五十三年,美國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於臺灣成立分會,呼籲國人認養貧童,並籌募自立基金。七十二年更名為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開辦認養國外兒童業務,後續並終止國外支助,成為自主機構。九十一年加入家扶國際聯盟,擴大援助國外貧童,並更名為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助金會。本機構以扶助貧困兒童及其家庭為目的,採認養制,由基金會徵認養人,每人認養若干兒童,負擔其生活及教育費。同時推展童保護服務,協助受虐及發育遲緩兒童,以保障兒童權益,另有中輟生輔導及寄養服務。目前在臺灣地區各縣市設有二十三所家扶中心、十一所育幼院或希望學園,並於海外設有蒙古家扶中心。簡稱「臺灣家扶基金會」,也稱為「家扶中心」、「家庭扶助中心」。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位經常辦理各類學術演講及研討會,以分享研究成果與經驗,師生亦執行諸多國科會、教育部等之專案計畫。在推展國際教育、文化交流與擴增視野方面,本校與美、日、韓、英、義大利及香港、澳門等地共12所大學締結學術協定,目前並有交換學生公費赴日本群馬大學教育學部留學。 圖書館本校圖書館為7層樓建築,可用樓板面積約1,750坪,共有700多個閱覽座位。1樓為兒童少年讀物區、閱覽區及行政區;2樓為期刊、學報室;3樓為參考室、光碟資料庫檢索區、微片區;4樓為多媒體資源區、高中、國中及國小課程教材區;5、6、7樓為中西文書庫。現有圖書館藏量...
文山區實踐國民小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員、工商居多,平均教育程度高,以致學生素質相當齊一。歷任校長一向重視教學正常化,落實生活教育,並積極推展閱讀及體育活動。而教師會及家長會的成立,也讓校園組織重新定位。
學校衛生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劃及研發事項之意見。  五、提供學校環境衛生管理之規劃及研發事項之意見。  六、協調相關機關、團體推展學校衛生事項。  七、其他推展學校衛生之諮詢事項。第6條(健康中心之設置)  學校應指定單位或專責人員,負責規劃、設計、推動學校衛生工作。  學校應有健康中心之設施,作為健康檢查與管理、緊急傷病處理、衛生諮詢及支援健康教學之場所。第7條(護理人員之設置基準)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未達四十班者,應置護理人員一人;四十班以上者,至少應置護理人員二...
跳繩運動的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項目推向國際舞台。民國七十一年成立了「中華民國民俗體育運動協會」及「台灣省民俗體育運動協會」,承擔了推展民俗體育的重責大任,而跳繩運動也由當初簡單的計時計次,發展為輕快優美的花式跳繩動作,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中,跳繩逐漸演變成一項頗吸引人的民俗運動表演藝術。
熱可炙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炙手可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宣宗時,崔鉉在朝中擔任要職,權勢極大。每次當他要做重要決策時,都會找鄭魯、楊紹復、段瓌、薛蒙一同商討,所以此四人在當時同樣也是聲名顯赫,握有權柄。於是有這樣的一段話流傳著:「炙手可熱,楊、鄭、段、薛;欲得命通,魯、紹、瓌、蒙。」這段話便是形容鄭魯等人的權勢如日中天,赤燄讓人覺得好像會燙手一樣,若是想順利推展政令,一定得先有他們的支持。「炙手可熱」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地位尊貴,勢燄熾盛;亦用來比喻廣受歡迎,名聲極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