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瀝血披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披肝瀝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北周大象二年(西元580),宣帝突然病死,登基的靜帝年方八歲,無法親政。當時朝廷之中,以皇后楊麗華的父親楊堅政治聲望最高。鄭譯和劉昉等大臣經過一番商量,決定擬一份假遺囑,稱宣帝讓楊堅代為攝政,輔佐靜帝。後來楊堅藉詔書的名義,接管了京師的軍隊,並鏟除異己,控制整個軍隊。鄭譯和劉昉擁戴楊堅上臺,其實是希望由三人共掌朝政,因此他們建議由楊堅出任大冢宰,鄭譯任大司馬,劉昉任小冢宰。楊堅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明白他若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和親信。楊堅見李德林才華洋溢,且有匡世救國的政治理想,就任命他為府屬兼儀同大將軍,並採納李德林的建議,自任丞...
清世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1638~1661)滿清的第一位皇帝。姓愛新覺羅,名福臨,建元順治。六歲即位,由其叔父多爾袞攝政,入關代明,統一中國。在位共十八年。
預備利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憲法大綱與行憲程序公布後不久,光緒帝和西太后相繼去世。宣統帝繼位,由宣統帝之父、光緒帝之弟醇親王戴灃攝政,仍依原來的行憲計畫進行。1909年在各省設立諮議局,1910年在北京成立資政院,並實施地方自治。同時將準備立縣的期間縮短三年,決定1913年招開國會。為準備立憲,清政府還推行一連串政治、社會的改革。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1906年廢除傳統的六郡制,亦即將六部改為十一部,部的首長─尚書由二人改為一人,以明示官吏的責任。1911年再度改革中央官制,廢除內閣、軍機處與政務處,實施對君主負責的內閣制度,設總理大臣一人、副大臣兩...
將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照顧,照應。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二折:「您孩兒無挨靠,沒倚仗,深得他本人將傍。」元.鄭光祖《周公攝政》第二折:「宣化的臣僚內外服,將傍的君王壽數高。」
汪兆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3~1944)字精衛,廣東番禺人,留學日本。早歲入同盟會,致力革命。曾謀炸清室攝政王未成,被捕繫獄,辛亥光復後得釋。民國成立,歷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國民參政會議長。民國二十七年,對日抗戰期間,潛離重慶,至南京附敵,組織偽政府,為國人所不齒,抗戰勝利前病死。
被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訟中的被告。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三折:「為甚麼將原告人倒監押?哎!你個被論人莫驚諕。」元.鄭光祖《周公攝政》第四折:「如今被論人當了罪責,不想那元吉人安然在。」
哉生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曆每月十六日,月魄始生。《書經.康誥》:「惟三月,哉生魄。」漢.孔安國.傳:「周公攝政七年,三月始生魄。月十六日,明消而魄生。」
當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初、原先。元.鄭光祖《周公攝政.楔子》:「陛下當元本只是弔民伐罪,今來有罪的伐了,有功的賞了,也有紂子武庚,合維殷祀,若不封贈,恐失前言。」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七齣:「這也不是神圖佛像,敢是當元的畫工有甚緣故。」也作「當原」。
土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踏平,夷為平地。元.高文秀《澠池會》第二折:「領大兵齊臨秦地,土平了京兆咸陽。」元.鄭光祖《周公攝政》第三折:「他老將會兵機,敢土平了三四國。」
并贓拿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跡敗露,人贓俱獲。元.鄭光祖《周公攝政》第四折:「今日個將汝擒獲,對證無差,并贓拿敗。」也作「併贓拿賊」、「做賊捉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