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17 ms
共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指日而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指日可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指日」,為指算日期的意思。一件事情可以指出日期,等待其來臨,表示這件事情的完成,已經為期不遠。司馬光(西元1019∼1086字君實),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哲宗初,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卒贈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涑水先生」。司馬光認為,朝廷應該廣開言路,讓上位者能夠得知下位者的心聲,這樣一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他曾經上書論說當時士大夫的人品頹弊,每以苟合偷安為明智之舉,而不願正言直諫。又上書論皇帝用人,應該重視諫諍之臣,並以他們做為自己的耳目。司馬光本以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
|
病國殃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國家、人民同受災害。《孤本元明雜劇.獨樂園.楔子》:「只因誤用了王安石,創立新法,招呼黨類,病國殃民,天下騷然。」也作「禍國殃民」。
|
腳踹實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君實:司馬光(西元1019∼1086),字君實,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哲宗初,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卒贈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涑水先生」。著有《資治通鑑》、《稽古錄》、《涑水紀聞》等。
|
言無倫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語無倫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倫次」是指次序、等第。一個人說話沒有次序,顛三倒四,自然是毫無條理,令旁人難以理解。蘇軾(西元1038∼1101),字子瞻,宋眉州眉山人,為蘇洵長子。詩、詞、文、書、畫均有名,為文雄渾奔放,詩亦清疏雋逸,為北派大宗。王安石倡行新法,軾上書痛陳不便,得罪安石,被連貶數州。在黃州時,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累官至端明殿侍讀學士。卒諡文忠。蘇軾在惠州期間,有一位名叫惠誠的僧人,在前往浙東之前來拜訪他。蘇軾想到吳越一帶平日與他交好的僧人,便寫了一封信,列了一份名單,託惠誠順道前去拜訪他們,以解相思之情。信末蘇軾自謙道︰「因為我喝醉了,所以寫來次序混亂,...
|
青黃不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青黃不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北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為相,推行名為「青苗法」,俗稱「青苗錢」的財政新政。政府在每年農家經濟拮据時,分兩次貸款給農民。正月貸而夏還,五月貸而秋還,還本時納二分利息,以免受高利貸剝削,也可增加政府收入。歐陽修上書反對新法,認為此法是向人民放債取利。他在文章中具陳施行青苗錢不當的地方,他認為:「夏季的糧食錢在春天發放,剛好是新穀還沒成熟,存糧又已吃完的時候,雖然不是每一戶人家都缺少糧食,但也有糧食不夠的,這還可以說是惠政。可是在麥子成熟、戶戶不缺錢糧的五月發放,就算不得『救濟困乏』,簡直就是向人民放債取利!」後來「青黃不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
|
塗不拾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懲治犯罪之人,不避強權貴族;獎賞有功者,也不會偏袒親信。即使是太子犯法,也處罰其老師,施以黥劓之刑。新法施行一年後,路上有別人遺失的物品,大家都不會把它撿起來據為己有,人民對於不應得的東西,也不會任意地攫取,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在軍政方面,國家軍備也顯得十分強大,諸侯各國因此都很畏懼秦國。後來「路不拾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形容社會風氣良好。「路不拾遺」的實際例子,分別在《韓非子.內儲說下》及《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記載:孔子在魯國的時候,把魯國治理得很好。春秋時鄭國的子產當了五年宰相,也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二者都讓國家出現了「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
|
均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宋代王安石變法時所創的一種新法。為政府先制定每年物品的預算,由發運司採購物資,以節省不必要的運費。
|
保馬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王安石所創的新法,令西北沿邊人民代養官馬。凡是願意養馬的,由政府供給馬匹,或政府出錢讓人民自行購買,每年檢查一次,馬有生病死亡的,就負責賠償。此法可加強政府對遼夏的戰力。
|
指日可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指日可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指日」,為指算日期的意思。一件事情可以指出日期,等待其來臨,表示這件事情的完成,已經為期不遠。司馬光(西元1019∼1086字君實),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哲宗初,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卒贈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涑水先生」。司馬光認為,朝廷應該廣開言路,讓上位者能夠得知下位者的心聲,這樣一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他曾經上書論說當時士大夫的人品頹弊,每以苟合偷安為明智之舉,而不願正言直諫。又上書論皇帝用人,應該重視諫諍之臣,並以他們做為自己的耳目。司馬光本以為自己會因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
|
足踏實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君實:司馬光(西元1019∼1086),字君實,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人。哲宗初,入朝為相,罷王安石新法,恢復舊制。卒贈溫國公,諡文正,世稱為「涑水先生」。著有《資治通鑑》、《稽古錄》、《涑水紀聞》等。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