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6.03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窺豹一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拂衣而去。 〔注解〕 (1) 王子敬:王獻之(西元344∼388),字子敬,王羲之子。東晉書法家,會稽人。官至中書令,個性高邁不羈,風流冠時。工書法,世稱二王,卒諡憲。 (2) 樗蒲:一種古代賭博的遊戲。投擲有顏色的五顆木子,以顏色決勝負,類似今日的擲骰子。樗,音ㄕㄨ。 (3) 南風不競:《左傳.襄公十八年》:「晉人聞有楚師,師曠曰:『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原文指楚國出兵伐晉,師曠認為南方的楚歌氣勢微弱,象徵楚軍必敗。這裡指的是樗蒲的勝負。南風,南方歌曲。競,強、盛。 (4) 瞋目:瞪大眼睛怒視。瞋,音ㄔㄣ。 (5) 荀奉倩:荀粲,字奉倩,三國魏...
謝道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凡。可是我沒想到,天底下竟然還有像王凝之這樣平庸的人啊。」(《世說新語》)後來,謝安推薦王凝之擔任會稽內史,恰好遇到「孫恩之亂」,賊兵侵擾會稽,王凝之處置遲緩不當,結果城陷被殺。而 謝道韞反倒是臨危不亂,拿著刀衝出家門抗敵,神勇無比,據說賊兵被其怒斥後竟一時不敢加害之。孫恩也被 謝道韞的氣慨節義感動,於是赦免 謝道韞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後, 謝道韞遵古訓、守婦道,在會稽獨居,...
別無長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身無長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德行》中記載東晉大將軍王恭的清廉儉樸。有一天王恭從會稽回來,王忱前去探望他。見他坐在一片竹席上,心想他剛從東方回來,一定有很多這種當地的特產,因此跟他要一條。王恭當下不置可否,等王忱走了以後,才將自己坐的這條竹席拿起來派人送去。沒有竹席可坐了,王恭只好坐在草墊上。王忱後來聽到這件事十分驚訝,對王恭說:「我是以為你有多的,所以才向你要。」王恭說:「您不了解我,我是作人無長物。」「長物」是指沒有多餘的物品,王恭一生清廉儉樸,即使做到大將軍仍然沒有多餘的物品可用。後世便用「身無長物」表示身邊沒有任何多餘的物品,比喻節儉或貧困。
千載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年才有一次好時機,形容機會十分難得。晉.王羲之〈與會稽厓牋〉:「古人恥其君不為堯舜,北面之道,豈不願尊其所事,比隆往代,況遇千載一時之運?」唐.張九齡〈上姚令公書〉:「今君侯秉天下之鈞,為聖朝之佐,大見信用,渴日太平,千載一時,胡可遇也。」也作「千載一逢」、「千載一合」、「千載一會」、「千載一遇」、「千歲一時」。
千巖競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眾峰奇石競相爭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長康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曰:『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
清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新純潔。如:「清純佳人」。《三國志.卷六○.吳書.賀全呂周鍾離傳.鍾離牧》裴松之注引《會稽典錄》:「智勇分明,加操行清純,有古人之風。」唐.張九齡〈後漢徵君徐君碣銘序〉:「體資清純,動適元妙。」
情隨事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過境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事過境遷」指事情過了,環境也已改變。推究這句成語的源頭,可能出自於王羲之〈蘭亭集序〉。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約了謝安、孫綽等人,集會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舉行了一場修褉的春遊活動。後來王羲之寫了一篇〈蘭亭集序〉,記載這件盛事。這篇文章相傳王氏用鼠鬚筆寫在蠶繭紙上,寫得是遒媚勁健,如行雲流水,正是王氏的書跡聖品。在文章中,作者有一段談到,人的一生或得意,或失意。得意的時候如偶遇知己,可以傾吐平生心志;或者充滿靈感,可以縱情於作品中。在這個當頭,任誰也不會去考慮年齡的問題。但是遺憾的是:人的感情會隨環境改變,過去自以為得意的事,到了後來,一回頭看,已成往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老婦。《晉書.卷八○.王羲之傳》:「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
木人石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作的人,石造的心。比喻沒有知覺,任何外在事物皆不足以動其心。《晉書.卷九四.隱逸傳.夏統傳》:「充等各散曰:『此吳兒是木人石心。』統歸會稽,竟不知所終。」
夫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473)春秋吳王,因父闔閭為越王句踐所敗,故敗困句踐於會稽,以報父仇,並率精兵北會諸侯於黃池,與晉爭霸,句踐乘虛而入,遂滅吳,夫差自剄而死,在位二十三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