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36.59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方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寵愛一個叫做董偃的少年﹐要武帝厚遇董偃。東方朔便在武帝將要招董偃入殿之時批判道﹕『聖上為何將這種不循正道的人物招入正殿﹖』而武帝也順從了東方朔的意見﹐以後逐漸不再讓董偃接近﹐但是東方朔畢竟只被當作有趣的宮廷滑稽﹐而不能擔任重職。知道沒有出世的希望而終於達觀的東方朔逐漸傍若無人﹐出人意外的奇行也越來越醒目。雖然說話毫不保留﹐但擅長洞察人心的東方朔絕對不會說出觸犯武帝的失言。所以雖然官位不高﹐卻一直受武帝寵愛﹐時常得到大枚金錢及絹帛的賜予。但是他卻將每次的賞賜大肆揮霍﹐時常更迭不絕的將長安的美女接到家中﹐所以不久又是窮光蛋一...
師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師。《穀梁傳.僖公三十二年》:「晉侯重耳卒。」唐.楊士勛.疏:「師者教人以不及,故謂師為師資也。」宋.范仲淹〈代人奏乞王洙充京講書狀〉:「臣聞三代盛王,致治天下,必先崇學校,立師資,陳正道。」
捕風弄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捕風捉影」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成帝末年頗好鬼神,亦以無繼嗣故,多上書言祭祀方術者,皆得待詔,祠祭上林苑中長安城旁,費用甚多,然無大貴盛者。谷永說上曰:「臣聞明於天地之性,不可或以神怪;知萬物之情,不可罔以非類。諸背仁義之正道,不遵《五經》之法言,而盛稱奇怪鬼神,廣崇祭祀之方,求報無福之祠,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遙興輕舉,登遐倒景,覽觀縣圃,浮游蓬萊,耕耘五德,朝種暮穫,與山石無極,黃冶變化,堅冰淖溺,化色五倉之術者,皆姦人惑眾,挾左道,懷詐偽,以欺罔世主。聽其言,洋洋1>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2>如係風3>捕景4>,終不可得。是以明王距5>而不聽...
正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人心歸向正道。語本《禮記.大學》。[例]誠意正心是修身養性的第一步。
開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罪、冒犯。[例]王先生為人耿介,凡事嚴守正道,即使開罪長官,也在所不惜。
中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佛教用語:(1)不落入苦行和縱欲兩種極端的修行方法。也就是八正道。《中阿含經》卷五六:「五比丘!捨此兩邊,有取中道。」(2)對現象的觀察不落入實有或虛無兩種思想的極端。《中論》卷四:「離有無兩邊,故名為中道。」
飾非文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用注重父子兄弟之間的親情了。今天,你是有才德的人,弟弟盜跖卻是個為害天下的大盜,不能教導他引他走向正道,我替你感到羞愧。我自願替你當說客去勸勸他。」柳下季就回答說:「當為人晚輩不聽父兄的勸戒時,即使像先生您這麼能言善辯,又能拿他怎樣呢!況且盜跖的為人,思想靈敏猶如噴湧的泉水,情緒變化起伏就像驟起的狂風,飄忽不定,力量強大可以抵抗敵人的攻擊,口齒伶俐足以遮掩自己的過失,順他的心意就高興,不順心就生氣,而且容易用話來侮辱人。您就不用去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文過飾非」這句成語,用來指掩飾過失、錯誤。
匡亂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意思是說:孔子作《春秋》,為的是扭轉亂世,使政治社會回歸於正道,就此來看,沒有比《春秋》更能切合義理的了。後來「撥亂反正」被用來指扭轉亂象,歸於正道
捉風捕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捕風捉影」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成帝末年頗好鬼神,亦以無繼嗣故,多上書言祭祀方術者,皆得待詔,祠祭上林苑中長安城旁,費用甚多,然無大貴盛者。谷永說上曰:「臣聞明於天地之性,不可或以神怪;知萬物之情,不可罔以非類。諸背仁義之正道,不遵《五經》之法言,而盛稱奇怪鬼神,廣崇祭祀之方,求報無福之祠,及言世有僊人,服食不終之藥,遙興輕舉,登遐倒景,覽觀縣圃,浮游蓬萊,耕耘五德,朝種暮穫,與山石無極,黃冶變化,堅冰淖溺,化色五倉之術者,皆姦人惑眾,挾左道,懷詐偽,以欺罔世主。聽其言,洋洋1>滿耳,若將可遇;求之,盪盪2>如係風3>捕景4>,終不可得。是以明王距5>而不聽...
不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行正道或不按常理行事。《左傳.僖公二年》:「今虢為不道,保於逆旅。」《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葛君不道,苦虐其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