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5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莫措手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加,進退揖讓無所制。是故以之居處,長幼失其別,閨門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獵戎事失其策,軍旅武功失其制,宮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時,樂失其節,車失其式,鬼神失其饗,喪紀失其哀,辨說失其黨,官失其體,政事失其施,加於身而錯於前,凡眾之動失其宜。如此則無以祖洽於眾也。」
捕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捕快的首領。[例]武俠小說中常見到許多武功高強的捕頭。
教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教派的領導者。多用於武俠小說中。[例]武俠小說中的教派教主,通常都是懷有絕世武功的人。
婁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聰明、才思敏捷。《通俗編.武功》引《唐書.回紇傳》:「含具綠華,言婁羅也,蓋聰明才敏之意。」也作「嘍囉」。
相門有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宰相之家的後代必再出相才,意謂歷代都有賢才而顯貴。《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十六召見文德殿,應對爽徹,上目送久之,謂朱异曰:『可曰相門有相。』」三國魏.曹植〈自誡令〉:「諺云:『相門有相,將門有將。』夫相者文德昭,將者武功烈。」也作「相門出相」。
文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教上的施政。《禮記.祭法》:「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菑,此皆有功烈於民者也。」
宗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技藝超群,為人所推崇的大匠。比喻能陶冶群才,為眾望所歸的人。《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揖讓之與干戈,文德之與武功,莫不宗匠陶鈞,而群才緝熙。」《浮生六記.卷一.閨房記樂》:「唐以詩取士,而詩之宗匠必推李杜。」
鐃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是漢代的武樂,用於軍旅之中,以壯軍威、揚士氣的凱歌。鐃,形狀似鈴無舌,有柄可執,是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配合蕭、笳、笛、鼓,故稱鐃歌。鐃歌的名稱,起於東漢明帝時。《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其每朔,……元年歲首也。」劉昭注引蔡邕〈禮樂志〉曰:「漢樂四品:……其短簫、鐃歌,軍樂也。其傳曰『黃帝、歧伯所作,以建威揚德,風勸士』也。蓋《周官》所謂『王大捷則令凱樂,軍大獻則令凱歌』也。」今存漢鐃歌十八曲,即〈朱鷺〉、〈思悲翁〉、〈艾如張〉、〈上之回〉、〈擁離〉、〈戰城南〉、〈巫山高〉、〈上陵〉、〈將進酒〉、〈君馬黃〉、〈芳樹〉、〈有所思〉、〈雉子斑〉、〈聖人出〉、〈上邪〉、〈臨高臺〉、〈遠如期〉、〈石榴〉。
菩提達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語Bodhidharma的音譯。中國禪宗初祖。南印度人種姓不詳,出家後傾心於大乘佛法。來華時間有三說:一說南朝宋末;一說梁武帝普通元年;另說大通元年,到達廣州,後至北魏,所到之處,以禪法教人。遊嵩山少林寺,在那兒獨自修習禪定,時人稱為「壁觀婆羅門」。以二入四行為修行的方法。達摩的事蹟,隨著禪宗的發展,漸趨神異,並成為中國畫家所愛的畫題。在通俗俠義小說中,菩提達摩也成了少林武功的創始者。
李隆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85~762)唐代的中興君主,睿宗的第三子。因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也稱為「唐明皇」。英武有才略,開元時期文治武功鼎盛,世稱為「開元之治」。天寶後,寵愛楊貴妃,用李林甫、楊國忠為相,導致安祿山之亂,避難奔蜀,肅宗即位於靈武,尊為太上皇。在位四十三年。玄宗喜愛歌舞音樂,曾於梨園教歌舞,所以後世尊其為伶人之祖師爺。死後廟號玄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