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犬馬戀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狗馬對主人非常忠心,每每不忍離開主人。比喻臣子對君王的忠誠。《文選.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踴躍之懷,瞻望反側,不勝犬馬戀主之情。」也作「犬馬之戀」。
卷不輟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手不釋卷」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文帝《典論.自敘》(據《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裴松之注引)1>余於他戲弄之事少所喜,唯彈棋略盡其巧,少為之賦。昔京師先工有馬合鄉侯、東方安世、張公子,常恨不得與彼數子者對。上2>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3>,手不釋卷,每每定省4>從容,常言人少好學則思專,長則善忘,長大而能勤學者,唯吾與袁伯業5>耳。余是以少誦詩、論,及長而備歷五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靡不畢覽。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虞溥〈江表傳〉。 (2) 上: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
愁顏不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愁眉不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愁眉不展」這句成語的意思是雙眉緊鎖,很憂愁的樣子。它的典源可能來自於唐朝詩人姚鵠寫的〈隨州獻李侍御〉詩。其中第二首中有二句是:「舊隱每懷空竟夕,愁眉不展幾經春。」此詩敘述一個仕途不順,被貶遠放的人,懷抱著重展抱負的希望,卻每每落空,心情憂愁而雙眉緊鎖,幾年來始終鬱鬱不得志。後來「愁眉不展」被用來指雙眉緊鎖,很憂愁的樣子。「愁眉不展」的「眉」是眉毛的意思,我們常可從眉毛在臉部的樣子,看到一個人心情的好或壞。例如:「眉飛色舞」、「眉開眼笑」、「吐氣揚眉」,雙眉分開上揚,可見心情暢快。如:「當他聽到自己通過考試的消息時,不禁眉飛色舞,喜形於色。」;而「橫...
局蹐不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局,彎腰。蹐,後腳接前腳地小步走。局蹐不安形容緊張恐懼,不知所措的樣子。《東周列國志》第一二回:「昭公雖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禮稍減於昔日。祭足亦覺局蹐不安,每每稱疾不朝。」《三俠五義》第三五回:「反覺得局蹐不安,自慚形穢。」也作「跼蹐不安」。
端本澄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正本清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正本清源」原作「清原正本」。漢代的史學家班固,曾在《漢書》的〈刑法志〉中討論國家的刑法制度,認為當時的法律有許多不合宜的地方,處刑的輕重常拿捏不當,重者太重,死刑人數過多;輕者太輕,無法達到遏止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之下,無法遏止輕犯者作惡,官吏又每每以斬大盜建立威信,結果社會依然混亂。原因除了禮樂教養的缺乏外,就是刑法制定不當的後果。所以班固認為必須要從源頭開始清理、從根本開始整頓,也就是從檢討刑法制度做起,修改不當的法令,重新衡量罰則的輕重,才能使社會達到真正的安定,人民有安樂的生活。後來「正本清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澈底改革以解決問題...
分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生命分有定,不能強求。《紅樓夢》第三六回:「自此深悟人生情緣,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傷,不知將來葬我灑淚者為誰。」
連篇累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響,應該立即矯正。文中用「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等句,說明六朝以來的文學,每每篇幅冗長,但內容卻很空洞,題材多屬詠物,文章盡是詞藻的堆砌而已。「連篇累牘」這句成語就用來形容文章篇幅冗長。
不展愁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愁眉不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愁眉不展」這句成語的意思是雙眉緊鎖,很憂愁的樣子。它的典源可能來自於唐朝詩人姚鵠寫的〈隨州獻李侍御〉詩。其中第二首中有二句是:「舊隱每懷空竟夕,愁眉不展幾經春。」此詩敘述一個仕途不順,被貶遠放的人,懷抱著重展抱負的希望,卻每每落空,心情憂愁而雙眉緊鎖,幾年來始終鬱鬱不得志。後來「愁眉不展」被用來指雙眉緊鎖,很憂愁的樣子。「愁眉不展」的「眉」是眉毛的意思,我們常可從眉毛在臉部的樣子,看到一個人心情的好或壞。例如:「眉飛色舞」、「眉開眼笑」、「吐氣揚眉」,雙眉分開上揚,可見心情暢快。如:「當他聽到自己通過考試的消息時,不禁眉飛色舞,喜形於色。」;而「橫...
諳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悉、明白事理。《晉書.卷三○.刑法志》:「故諳事識體者,善權輕重,不以小害大,不以近妨遠。」《紅樓夢》第二四回:「這紅玉雖然是個不諳事的丫頭,卻因他原有三分容貌,心內著實妄想痴心的向上攀高,每每的要在寶玉面前顯弄顯弄。」
米蘭‧昆德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電影運動。  1967年,他的首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獲得巨大成功,連出三版,印數驚人,且每每於幾天內售罄。使其在捷克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從此確定。  1968年,捷克遭蘇聯佔領後,米蘭‧昆德拉因諷刺共產極權主義與抨擊蘇聯,其作品全部遭到查禁。1975年流亡移居法國,應邀擔任Rennes大學客座教授,並迅速成為法國讀者最愛好外國作家之一,多數作品皆首先於法國走紅,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曾獲頒美國『國家文學獎』和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學 獎』等國際文學獎項、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並被譽為當代最有想像力和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