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屢次、每每。《左傳.隱公元年》:「亟請於武公。」《論語.陽貨》:「好從事而亟失時。」
醉生夢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花天酒地,紙醉金迷,渾渾噩噩,燈紅酒綠反義:生氣勃勃,朝氣蓬勃,奮發圖強辨似: 「醉生夢死」及「花天酒地」都有生活頹廢的意思。 「醉生夢死」側重於表達迷糊、消沉的樣子,除用來比喻生活狀況,亦可用來比喻生活態度;「花天酒地」則側重於表達荒淫、放蕩、糜爛的生活實況,不可用來修飾生活態度。 醉生夢死 花天酒地 辨似例句 ○ ㄨ 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每每胸懷大志,奮發圖強,絕不願意一輩子~,渾渾噩噩地虛度過去? ㄨ ○ 他整天三朋四友,~,不務正業地鬼混,如何能有成就?
手不釋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魏.文帝《典論.自敘》(據《三國志.卷二.魏書.文帝紀》裴松之注引)1>余於他戲弄之事少所喜,唯彈棋略盡其巧,少為之賦。昔京師先工有馬合鄉侯、東方安世、張公子,常恨不得與彼數子者對。上2>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3>,手不釋卷,每每定省4>從容,常言人少好學則思專,長則善忘,長大而能勤學者,唯吾與袁伯業5>耳。余是以少誦詩、論,及長而備歷五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靡不畢覽。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虞溥〈江表傳〉。 (2) 上: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
好事多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慶美好的事,往往要經過很多波折才能如願。常用來指男女佳期不順。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一齣:「我見你每每咨嗟要調和,誰知好事多磨起風波。」《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大凡才子必須佳人,佳人必須才子,方成佳配。然而好事多磨,往往求之不得。」也作「好事多魔」、「好事多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每、經常、數次。如:「屢試不爽」、「屢見不鮮」。《詩經.小雅.正月》:「屢顧爾僕,不輸爾載。」宋.陸游.〈送范舍人還朝〉詩:「酒醒客散獨悽然,枕上屢揮憂國淚。」
朋比為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絳(西元764∼830),字深之,唐朝贊皇人。其一生時值中唐時期,國勢漸衰,外部藩鎮勢力越來越大,而朝中的朋黨之爭也愈演愈烈。李絳一向行正道,勇於犯顏直諫,深得唐憲宗的欣賞,每每徵詢其意見,協調事務。典源此處是摘自《新唐書.卷一五二.李絳列傳》,提到當時朝中朋黨之爭激烈,唐憲宗深以為慮,因而詢問李絳,李絳說:「自古以來君主最忌諱的就是結黨營私的小人,他們是以利益為趨向,完全不顧忠義道德。而正直的君子,則盡忠職守,不圖其他的利益,所以常常被奸人所陷害。如同漢朝的名節正直之士,彼此同心而愛國,但是卻被那些宦官小人所憎恨,所以就製造了黨錮之禍,想要消滅這些正人君子。以私利為趨向的人,因為都同樣擁有...
老生常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談。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每每到了228和平紀念日,報紙上總是會出現老生常談的本土情結和仇視外省人的評論,看都看煩了!
目空一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鏡花緣》第五二回:「但他恃著自己學問,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眼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每每、往往。如:「動輒得咎」。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白居易〈與元微之書〉:「每一獨往,動彌旬日。」
連篇累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響,應該立即矯正。文中用「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等句,說明六朝以來的文學,每每篇幅冗長,但內容卻很空洞,題材多屬詠物,文章盡是詞藻的堆砌而已。「連篇累牘」這句成語就用來形容文章篇幅冗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