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門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門。《孟子.盡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至足矣。」《呂氏春秋.季春紀.先己》:「不出於門戶而天下治者,其惟知反於己身者乎。」
壺漿簞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3>是也。以萬乘之國4>伐萬乘之國,簞食5>壺漿6>,以迎王師,豈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7>而已矣。」 〔注解〕 (1) 燕:周代姬姓諸侯國,故址在今河北、遼寧及韓國北部。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2) 武王:即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3) 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
調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理食物的滋味。漢.王充《論衡.譴告》:「狄牙之調味也,酸則沃之以水,淡則加之以鹹,水火相變易,故膳無鹹淡之失也。」
衽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睡臥的地方。《莊子.達生》:「衽席之上,飲食之間,而不知為之戒者,過也。」《三國演義》第四三回:「拯民於水火之中,措天下於衽席之上。」
折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摧折損傷。元.無名氏《博望燒屯》第四折:「將夏侯惇十萬雄兵,在博望城中,用水火盡皆折損。」也作「折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物變味。《論語.鄉黨》:「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六.火部.蘆火》:「觀夫茶味之美惡,飯味之甘餲,皆係于水火烹飪之得失。」
冰炭不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水火不容
龍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道家稱水火為「龍虎」。《真龍虎九仙經》:「凡修道造金丹,須憑龍虎,水火也。」
不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貧窮。宋.董弅《閒燕常談》:「日掠百二十貫房錢,猶自不易裡。蓋俚語以貧寠為不易也。」《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出》:「奴家世,本富室,只因水火家不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告知。《漢書.卷一○○.敘傳上》:「既誶爾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慎灶顯於言天兮,占水火而妄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