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周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5~210)字公瑾,漢末舒(今安徽省廬江縣)人。有文武才,輔佐孫策平定江東,為吳水軍都督,敗曹操於赤壁,拜前將軍,領南郡太守。也稱為「周郎」、「周公瑾」。
千載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春申君覺得封地太偏遠,過於接近齊國,而楚又與齊、魏不睦,因此建議楚王將這裡建郡,並自請將封地改為江東地區。但這件事拖了很久都沒有定案,春申君的一個部下便向他進諫說:「我們應該要居安思危,現在楚王的年事已高,封地的事一定要趕快解決,而您的封地最好遠離楚國國都。您看春秋時秦孝公曾封公孫鞅,但孝公一死,他的繼任者就把公孫鞅殺了。還有秦惠王也曾賜封冉子,惠王一死,接任的君王就把他的封地收回。公孫鞅是功臣,冉子是皇親國戚,都還遭到這樣的命運,原因就是封地離京師太近,過於招搖。像古代太公望與邵公奭,就因為封在遠地而得以保全。今天燕國不斷攻打趙國,弄得趙國怨聲四起,您不如向北出兵救趙,平定燕國,然後就請...
尋章摘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書》(據《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傳》裴松之注引)咨字德度,南陽人,博聞多識,應對辯捷,權為吳王,擢中大夫,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吳王頗知學乎?」咨曰:「吳王1>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志存經略2>,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3>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注解〕 (1) 吳王: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經略:經營謀劃。 (3) 效:取法。
千古絕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古以來絕無僅有的佳作。如:「蘇軾的〈念奴嬌.大江東去〉詞,真是千古絕唱。」
楚漢相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相互爭奪天下的時代。秦朝末年,群雄起兵反抗,楚人項梁、項羽起兵於江東,劉邦起於沛,後歸附項梁。劉邦首先入關,攻破咸陽,此時項羽救趙,大破秦兵,乃引兵西向關中,進駐鴻門。劉邦因兵力不及項羽,至鴻門謝罪,佯裝服從。項羽得關中後,分封天下,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後來齊國叛變,項羽攻齊,劉邦則趁機出兵聲討項羽,項羽因形勢不利,力盡糧絕,遂與劉邦和議,中分天下,以鴻溝為界。後劉邦背信,圍困項羽於垓下,項羽突圍,至烏江自刎而死。楚漢相爭共歷四年而結束。見《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湔江:河川名。在大陸地區四川省境內,為中江上流。自灌縣西分岷江東流,至廣漢縣東注入沱江。
大才槃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有大才幹。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下》「楊州獨步王文度,後來出人郄嘉賓」句下劉孝標注引《續晉陽秋》:「語曰:『大才槃槃謝家安,江東獨步王文度,盛德日新郄嘉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體小,嘴細長。鳴聲悅耳。善步行,亦能飛上高空。《爾雅.釋鳥》:「鷚,天鸙。」晉.郭璞.注:「大如鷃雀,色似鶉,好高飛作聲,今江東名之天鷚。」
刮目相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亦休乎!」 〔注解〕 (1)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蒙:呂蒙(西元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國吳名將,曾計奪荊州、擒關羽,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3) 蔣欽:?∼西元219,字公奕,三國吳淮南壽春人。 (4) 魯肅:西元173∼217,字子敬,東城人。三國吳名將,個性方正嚴謹,富而好施,長於文章,思慮深遠,有過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議結合劉備來抵禦曹操,並輔佐周瑜大敗曹軍,為孫權所器重,官拜奮武校尉,轉橫江將軍。 ...
掉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轉過頭。多表示不顧而去。唐.杜甫〈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詩:「巢父掉頭不肯住,東將入海隨煙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