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圖、圖像。如:「山水畫」、「人物畫」。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生吞活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活剝生吞注音︰ㄏㄨㄛˊ ㄅㄛ ㄕㄥ ㄊㄨㄣ漢語拼音︰huó bō shēng tūn釋義︰即「生吞活剝」。見「生吞活剝」條。 01.明.胡應麟《詩籔.外編四.唐下》:「紹威慕羅隱,自名其集曰《偷江東》,皆可笑,然律之活剝生吞,猶為愈也。」 02.清.王士禛《五代詩話.卷三.江為》:「『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非江為詩乎?林君復易『疏暗』二字,竟成千古名句,所云一字之師,與活剝生吞者有別也。」 
捲土重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卷土重來注音︰ㄐㄩㄢˇ ㄊㄨˇ ㄔㄨㄥˊ ㄌㄞˊ漢語拼音︰juǎn tǔ chóng lái釋義︰即「捲土重來」。見「捲土重來」條。 01.唐.杜牧〈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源) 
粉墨登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墨登場」的書證如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三.京師梨園》:「其間粉墨登場,丹青變相,銅琶鐵板,大江東高調凌雲。翠繞珠圍,小海唱低歌醉月。」
大發雷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乘桴遠征,必致闚,慼至而憂,悔之無及。若使大事時捷,則淵不討自服;今乃遠惜遼東眾之與馬,奈何獨欲捐江東萬安之本業而不惜乎?乞息六師,以威大虜,早定中夏,垂耀將來。」權用納焉。 〔注解〕 (1) 雷霆:巨大而急發的雷聲。 (2) 垂堂之戒:可能引致危機的大忌。垂堂,靠近屋簷下,比喻危險的地方。 (3) 輕:看輕、不重視。 (4) 萬乘之重:出動萬輛兵車的重大負擔。
力爭上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成〈滇緬分界大概情形疏〉(據《庸盦文編.庸盦海外文編.卷二》引)臣因復照會外部,請以大金沙江為界,江東之境,均歸滇屬。明知英人多費兵餉,占此形勝,萬萬不肯輕棄,然必借此一著,方可力爭上游,振起全局。外部果堅拒不應,兩次停商而臣不顧,數次翻議而臣不顧,外部所稍依允者,印度部復出而撓之,印度部所稍鬆勁者,印度總督復出而梗之,印督至進兵盞達邊外之昔馬,攻擊野人,以示不願分地之意,臣相機理論,剛柔互用,外部謂此議非出自總理衙門,與雲貴總督,盡係使臣之私意,臣電請總理衙門向英使歐格訥辯論,以昭畫一。
開門揖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載,三國之時,孫策率軍渡江,平定了江東之地,後來在一次戰役中,不慎中箭,傷重不治,臨死之前,他將軍國大事全部交付其弟孫權。孫權因為兄長死去之事,非常地難過,忙於治喪之事,而忽略了軍國大事。長史張昭看到了這種情形,就勸他說︰「當今世間戰亂頻仍,像豺狼般的亂賊滿道,雖然你為了去世的兄長治喪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這樣的非常時刻,你仍只顧遵守禮制,不管國家大事,就好像把門打開,請盜賊進到家中,必然會招來禍患,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啊!」孫權聽從了張昭的建議,便脫掉喪服,換上軍裝,前往巡視軍隊。後來「開門揖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外強中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wài zé zhōng gān釋義︰猶「外強中乾」。見「外強中乾」條。 01.宋.何基〈送王敬巖江東都憲〉詩三首之三:「功夫真處在持操,外澤中乾亦謾勞。獨探聖言求實用,豈同末俗為名高。」 參考詞語︰外腴中乾注音︰ㄨㄞˋ ㄩˊ ㄓㄨㄥ ㄍㄢ漢語拼音︰wài yú zhōng gān釋義︰猶「外強中乾」。見「外強中乾」條。 01.金.元好問〈寄英禪師師時住龍門寶應寺〉詩:「張侯詩最豪,驚風卷狂瀾;竅繁天和洩,外腴中已乾。」 參考詞語︰中乾外強注音︰ㄓㄨㄥ ㄍㄢ ㄨㄞˋ ㄑ|ㄤˊ漢語拼音︰zhōng gān wài qiáng釋義︰即「外強中乾」。見「外強中乾」條。 01.清.趙翼〈錦囊〉詩...
大材小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派解職,長期閑居,只能“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1203年,六十四歲的辛棄疾被任命為紹興府知府兼浙江東路安撫使。第二年春天,宋寧宗要招辛棄疾到京城去,詢問他對北伐金國的意見。他的好朋友陸遊知道了,很高興。為他寫了一首詩,其中有兩句說:“辛棄疾是管仲、蕭何一流的英雄人物,現在當浙江東路安撫使,實在是把大材料用在了小地方。(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鼓勵他為恢復中原而努力。 4.用法 比喻用人不當,浪費人才。 5.相似詞 牛鼎烹雞、牛刀割...
三寸不爛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三國演義》第四二回:「若有人到此,亮借一帆風,直至江東,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南北兩軍互相吞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