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55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家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國際法上的重要原則。每一個國家都享有獨立的主權,國與國之間立於平等的地位,所以國家在外國的法庭內,不負有任何刑事或民事責任。
訟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理訟案的法庭。唐.李白〈贈從弟宣州長史昭〉詩:「訟庭垂桃李,賓館羅軒蓋。」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不是妾訟庭上胡支對,大人也卻教我平白地說甚的?」
檢察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審查批准逮捕、決定起訴、出席法庭支持公訴的公家機關。
供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向法庭承認罪行。《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你有事,只好供招了,你卻如何吃得這般杖子?」
國際法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合國主要司法機關。於西元一九四六年於荷蘭的海牙成立,以法官十五人組成,依國際法解決國家之間的法律爭端,以及對聯合國各機關和專門機構所提出的法律問題發表諮詢意見。也作「國際法庭」。
保護狀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受不法羈押時,得由本人或親友請求法院以保護狀提交正式法庭審判的制度。創始於英國。
庭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庭的判決。《北史.卷七六.周羅睺傳》:「獄訟庭決,不關吏手,人懷其惠,立碑頌德。」
刑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理刑事案件的法庭
站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庭開審案件,法警立於庭上,維持秩序,稱為「站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