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鍊石補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洪古時代,自然界發生大變動,天地傾圮、山林大火、洪水泛濫、猛獸四竄食人。於是,女媧氏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天地的四柱、殺黑龍、積蘆灰以止洪水。終於拯救蒼生於浩劫,萬物重生。見《淮南子.覽冥》。也作「煉石補天」。
風櫛雨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櫛風沐雨」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相傳在堯的時代,天下發生大水,把田地和房子都沖毀了,人們生活十分痛苦。於是堯派禹前去治水。禹是個十分認真負責的人,有悲天憫人的胸懷。他親拿著治水的工具,和工人們一起開通水道,疏通洪水,因為太勞累,以至小腿上面的毛也被磨光了,身體常常浸沐在驟雨中,頭髮被烈風給吹動著,也就是頂著烈風急雨不斷辛勤工作,只希望早日消除洪水,讓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莊子.天下》文載,墨子稱禹「沐甚雨,櫛疾風」,後來「櫛風沐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在外奔走,極為辛勞。
殷殷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說:「我沒有什麼好說的,我只是每天勤勉不懈地工作。」皋陶說:「這是怎麼說?」禹回答說:「浩浩蕩蕩的洪水包圍了高山,淹沒了丘陵,人民被困在洪水裡。我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輦,順著山間荒涼的小徑砍樹作成路標。和益一起送上生鮮的魚鱉鳥獸給人民。我疏通九大河川,讓洪水順利流入四海;挖通溝渠,引導水流入河川。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種穀物,並分送生鮮的食物給人民,使人民交易物資,互通有無。於是每個人民都安定下來,天下也太平了。」皋陶聽了就說:「唷!你說的好,我會向你學習,照著做。」在原文中,「孜孜」是勤勉不懈的意思,「不懈」就含有「不倦」的意味,所以「孜孜不倦」這一完整詞形,到《三國志.卷四一....
以夜繼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樂》。 (2) 禹:夏代開國君主。顓頊之孫,鯀之子,姓姒,號禹,生卒年不詳。虞舜時因用疏導法治平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世稱「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人民奉他的兒子啟為君,開君主世襲之制。 (3) 惡旨酒:厭惡美酒。惡,音ㄨˋ。 (4) 湯:成湯,商的開國君主,生卒年不詳。契之後,名履。初居亳,為夏方伯,專主征伐;夏桀無道,湯興兵討伐,放桀於南巢,遂有天下,國號商,在位三十年崩。 (5) 執中:持守中正之道。 (6) 立賢無方:任用賢才沒有固定的常法。方,常也。 (7) 文王:即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歧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
應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大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而成江河,使水入海。《楚辭.屈原.天問》:「河海應龍,何盡何歷?鮌何所營,禹何所成?」漢.班固〈答賓戲〉:「應龍潛於潢汙,魚黿媟之。」
洪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流洪水期間的單一時間最大流量稱為「洪峰」。一般有暴雨降於陡斜山地的小流域內、長期大雨降於廣大的流域面積與春雨降於積雪上三種。
憂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 (1) 爭臣:能直言規勸國君過錯的臣子。 (2) 禹:姓姒氏,號禹,夏代開國的君主。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世稱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傳位於子啟,而開君主世襲之制。 (3) 孔席不暇暖:孔子總是席子都還沒坐暖,就起身去忙別的事。暇,空閒。見「席不暇暖」。 (4) 墨突不得黔:墨子在新住所的煙囪都還沒被燻黑前,就離開到別的地方去繼續工作。突,煙囪。黔,黑。見「墨突不黔」。 (5) 安佚:安逸。佚,放縱的,通「逸」。 (6) 陽子:陽城(西元736∼805),字亢宗,唐定州北平人。幼家貧不能學,乃為集賢院寫書吏,竊官書讀之。登進士第,隱中條山不仕,眾慕其行,多從之學。德宗...
息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坦肥沃,能自生長而永不耗減的土壤。《山海經.海內經》:「鯀竊帝之息壤以湮洪水。」晉.郭璞.注:「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卷一五.息壤辯》:「山海經所云鯀竊帝之息壤,蓋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也稱為「息土」。
諾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聖經中的人物。為英語Noah的音譯。舊約裡記載,上帝見人類自私、墮落,故發動洪水淹沒大地,滅絕人類。只有善良誠實的諾亞得到上帝指示,造一艘大舟,保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使人類得以繼續繁衍。故被認為是人類復興的始祖。
阻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阻隔、斷絕。《書經.禹貢》唐.孔穎達.正義:「昔堯遭洪水,道路阻絕,今水土既治,天下大同。」北周.庾信〈枯樹賦〉:「若乃山河阻絕,飄零離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