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50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尼羅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形狹窄,寬度約從十公里至二十公里不等,此區域古埃及人稱為「上埃及」。 尼羅河的定期氾濫一般來說,洪水都是突如其來的,但尼羅河的河水卻是週期性的上漲,所以農民可以預測氾濫,並且預先準備。(註一)每年七月,由於吸收了非洲中部豐富的季雨,尼羅河的水位逐漸升高,到了九月氾濫達到最高時,整個河谷都淹沒在水中。河水退去後,留下一層淤泥,這些從上游沖積下來的淤泥式農作物生長的沃土。被細碎淤泥覆蓋的地表稱為「黑色大地」,河水無法到達的乾涸地表則被稱為「紅色大地」,季節的變化顯示了尼羅河的狀況,有「氾濫」、「水位退去出現的陸地」和「乾...
橋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支撐橋梁的基礎結構。用石頭或鋼筋混凝土等築成。[例]洪水沖斷橋墩,使得橋面坍塌,造成交通完全中斷。
望洋興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望洋興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望洋興嘆」本指看到海洋之大而仰視發出驚嘆。典源出自於《莊子.秋水》。秋天洪水暴漲,許多小河,都帶著豐沛水量,匯聚到黃河。黃河變得非常寬廣,隔水相望,兩岸的牛馬都看不清楚。黃河的水神河伯,看著自己盛大的水流,不禁沾沾自喜,認為天底下最壯美的,全都在這兒了。他興奮地順著水流向東而行,一直到了北海。河伯向東邊望去,只見白浪濤天,茫茫一片,看不到水的盡頭。這時河伯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渺小,心裡覺得十分慚愧。他仰著頭嘆息說:「我本來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現在看到大海這麼寬廣無盡,才知道自己真是井底之蛙,眼光實在是太狹小了!」後來,「望洋興嘆」這句成語就從「望洋向若而...
疏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淤塞的河道暢通。[例]大禹採取疏導的方法治理洪水,才解決了多年的水患。
孳孳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說:「我沒有什麼好說的,我只是每天勤勉不懈地工作。」皋陶說:「這是怎麼說?」禹回答說:「浩浩蕩蕩的洪水包圍了高山,淹沒了丘陵,人民被困在洪水裡。我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輦,順著山間荒涼的小徑砍樹作成路標。和益一起送上生鮮的魚鱉鳥獸給人民。我疏通九大河川,讓洪水順利流入四海;挖通溝渠,引導水流入河川。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種穀物,並分送生鮮的食物給人民,使人民交易物資,互通有無。於是每個人民都安定下來,天下也太平了。」皋陶聽了就說:「唷!你說的好,我會向你學習,照著做。」在原文中,「孜孜」是勤勉不懈的意思,「不懈」就含有「不倦」的意味,所以「孜孜不倦」這一完整詞形,到《三國志.卷四一....
方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督教舊約聖經「創世紀」所載的諾亞方舟的簡稱,是傳說中人類最早的水上航行器。[例]傳說諾亞得到神的指示而建造方舟,因此避開洪水來襲的災難。
砥柱中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 挈:音ㄑ|ㄝˋ,提、舉。〔參考資料〕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捻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捻人數越多。除了綁架、勒索、搶劫之外,這些人和鹽的走私有密切關係。 爆發十九世紀上半葉,淮北不斷受到洪水侵襲。一八五三年,黃河潰堤,離開了過去五百多年來一直占有的水道向北移。這次黃河改道帶來的水患,位淮北帶來致命的一擊,捻亂也在這一年發生。這些捻軍的領袖很多以前是鹽梟,而有私鹽販子組成的鹽民軍,也成了整個捻軍中一隻很重要的武力。 平定清政府在這個地方的控制原本就很薄弱,地方民眾為了自身的安危,往往築成堡壘(圩寨)以自衛。捻亂爆發後,為了躲避政府額外的稅收和官員無度的需索,地方民眾往往願意與同鄉之誼的捻軍合作。叛亂的捻軍得...
國立岡山農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岡山農業專修學校」,改招收國民學校初等科畢業生,修業三年;同年8月1日,因校區時有嚴重水患,校舍被洪水沖毀,遂遷校至現今校區。1946年4月1日,經高雄縣政府更名為「高雄縣立岡山初級農業職業學校」,招收國民小學畢業生。1951年奉准增設高級部農藝科一班,隨後於8月14日奉准增設畜牧獸醫科一班。1952年奉核成立完全農校,並定名為「高雄縣立岡山農業職業學校」。1953年奉准首次招收初級部女生入學,1956年增設高級部園藝科一班。1968年8月正式改制為「台灣省立岡山高級農工職業學校」,1969年10月15日奉令開辦附設進...
克儉克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克勤克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古時洪水經常泛濫成災,人們深受水患之苦。堯帝命鯀去治水,鯀用築堤堵截的方法,治水九年還是失敗。舜帝時派鯀的兒子禹去治水,他吸取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實地勘查,採用了疏通的方法根治了水患。在禹十三年艱苦的治水工作中,曾三過家門而不入,他節衣縮食,與百姓一起辛勤努力,同甘共苦,深受百姓愛戴。舜覺得禹實在是個有德有才的人,便要把帝位讓給他,但禹不肯接受。所以舜就告訴禹說:「克勤于邦,克儉于家,不自滿假,惟汝賢。」意思就是說:舜覺得禹是個很賢能的人,既能勤勞地為國出力,又能節儉地持家,謙虛而不自滿,所以一定可以當得起帝王這個職位。禹在舜的堅持及百姓的擁戴下,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