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1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慧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638~713)俗姓盧,祖籍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三十多歲到黃梅從弘忍學法。後回韶州,住在曹溪寶林寺傳授禪法。住曹溪三十年,雖武后、中宗召請,終不赴京。禪宗自初祖以來,無頓漸之分,自六祖慧能開啟頓門,嗣後並成為禪宗的正統。得法弟子四十人,其後支派並起,成為唐以後中國佛教的主流。也作「惠能」。
照樣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或見於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 (2) 太祖:趙匡胤(西元927∼976),宋朝開國君主,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3) 翰林:職官名。唐宋為內庭供奉之官,方技、雜流,亦待詔翰林。 (4) 葫蘆:植物名。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草。以其果實狀似壺及蘆,故稱為「壺蘆」。全株有毛。莖細長,以卷鬚絡於他物;葉掌狀淺裂、具齒、互生;花單性、同株、色白而有綠線,萼漏斗。瓜果粗長,初生有細毛,成...
黃袍加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置。 (3) 黃衣:黃袍,即天子服。 (4) 太祖:趙匡胤(西元927∼976),宋朝開國君主,涿州人。後周時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後發動陳橋兵變,即帝位,國號宋,結束五代擾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務農興學,慎刑薄斂,與百姓休息,但過度重文輕武、偏重防內,造成宋朝長期的積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廟號太祖。 (5) 羅拜:列隊叩拜。 (6) 掖:音|ㄝˋ,扶持。〔參考資料〕另可參考:《續資治通鑑.卷一.宋紀一.太祖建隆元年》
愚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昧無知的人。《三國演義》第三八回:「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文明小史》第三二回:「眾商都是愚夫,聽了他的話,咬定牙根不肯答應。」
張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21)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國蜀漢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與關羽俱事劉備,號萬人敵。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劉備伐吳,飛率兵會合,出兵前為部下所殺。諡桓。
保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護使其安全、安寧。《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輔翼漢室,保安孝平皇帝之幼嗣,遂寄託之義,隆治平之化。」《三國志.卷五五.吳書.董襲傳》:「太妃憂之,引見張昭及龔等,問江東可保安否?」
如魚在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直仁義,廣受民間崇祀,尊其為「關公」。 (3) 張飛:?∼西元221,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國蜀漢涿郡人。少與關羽俱事劉備,號萬人敵。劉備伐吳,飛率兵會合,出兵前為部下所殺。 (4) 先主:劉備(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曾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西元221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史稱為「劉先主」。 (5) 孤:古代王侯的自稱。此處指劉備。
龍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龍之子。漢.劉向《列仙傳.卷上.琴高》:「行涓彭之術,浮遊冀州涿郡之間,二百餘年後,辭入涿水中取龍子。」
三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洵與二子蘇軾、蘇轍皆有文名,世稱為「三蘇」。宋.蘇軾〈次韻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見寄〉詩四首之三:「氈毳年來亦甚都,時時鴂舌問三蘇。」《醒世恆言.卷一一.蘇小妹三難新郎》:「老蘇生下兩個孩兒:大蘇、小蘇。……天下稱他兄弟,謂之二蘇。稱他父子,謂之三蘇。」
增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加補充。《後漢書.卷四四.胡廣傳》:「初,楊雄依虞箴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其九箴亡闕,後涿郡崔駰及子瑗又臨邑侯劉騊駼增補十六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