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請君入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武后稱帝時,周興和來俊臣同時擔任審理訟案的司法官,都是當時有名的酷吏。天授年間,有人控告周興有意謀反,於是武后下詔要來俊臣審問周興,周興不知此事。來俊臣趁著和周興一起吃飯時,問周興道:「犯人不肯承認罪行時,你有什麼好辦法來對付他們?」周興說:「這容易,你拿一個大甕,在四周升炭火將它烤熱,命令犯人站在裡面,還怕他們不俱實招供。」來俊臣聽了,立即命人取來大甕生火。等準備好,他站起來跟周興說:「朝廷送來公文要我審問你,現在請你進入這個甕中吧!」周興嚇得立刻跪在地上叩頭,老實的招認罪行。後來「請君入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也用來比喻使人陷入已設計好的圈套。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抓牠。同樣的,螳螂忙著捕蟬,也不知道身後有隻黃雀要吃牠。黃雀則是伸著脖子要啄螳螂,也不知道我在樹下準備把牠射下。牠們三個都只顧眼前的利益,完全無暇顧及身後的危險。」吳王聽了,警覺到有許多國家正對吳國虎視眈眈,恐怕會利用吳國專力伐楚時乘隙進攻,於是便打消攻楚的念頭。由於這個故事,於是有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成語,與單用「螳螂捕蟬」一語同義。
玉石俱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同歸於盡,芝艾同焚,蘭艾同焚辨似: 俱,音ㄐㄩˋ。皆、都、全。不可寫作「具」。 「玉石俱焚」及「同歸於盡」都有雙方一起毀滅的意思。經常會連用。 「玉石俱焚」側重於強調兩方中一方好、一方壞;「同歸於盡」適用範圍較廣,不論好壞,常用於強調與對方拚鬥的決心。 玉石俱焚 同歸於盡 辨似例句 ○ ㄨ 你把優秀和不適任的員工一概裁退,豈不是~? ㄨ ○ 他身綁炸彈,準備衝入敵營,和敵人~。
嘔心瀝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能以文克敵,不戰而勝。大家不求富貴,不掛念妻兒,如此用盡心血,極盡辛勞,時時自我警惕,奮發圖強,準備殺敵報仇雪恥,這是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消滅鏟除貪暴的人。這裡的原文就用了「瀝血叩心」,來比喻「費盡心血,極盡辛勞」。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嘔心瀝血」,用來比喻費盡心思,用盡心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準備、設置。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紅樓夢》第一回:「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齋一飲,不知可納芹意否?」
不共戴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ㄕㄢ,草的意思。干是盾,也就是兵器的意思。也就是為報父母之仇,為人子女要處心積慮,睡不能安寢,隨時準備兵器,等待機會。所以「不共戴天」原本是古代儒家藉報父仇一事的觀念,來宣揚對父母之孝的重要,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比喻對人仇恨極深。
躍躍欲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動技癢,急切的想嘗試一下。[例]比賽尚未鳴槍開始,選手們個個躍躍欲試,準備一決高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謀劃、謀求。《商君書.錯法》:「是以明君之使其民也,使必盡力以規其功。」宋.蘇軾〈相度準備賑濟第三狀〉:「各欲廣行收糴,以規厚利。」
花枝招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枝招展」之「招展」,典源作「招颭」。「招颭」同「招展」。比喻女子打扮美麗、婀娜多姿的樣子。語本《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後亦用「花枝招展」形容花木的枝葉隨風搖擺,景致美好。
一鼓作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左傳.莊公十年》載,春秋時,齊國的軍隊違背了盟約,出兵攻打魯國。魯莊公和曹劌(ㄍㄨㄟˋ)共乘一輛兵車,與齊國的軍隊交戰於長勺。魯莊公將擊鼓準備進擊,曹劌阻止說:「不可以。」等到齊軍敲過了三通鼓後,曹劌才說:「可以擊鼓進攻了!」魯軍戰鼓一響,激起了士兵們高昂的士氣,大家勇往直前,銳不可當,結果齊軍大敗,狼狽而逃。這時魯莊公想乘勝追擊,卻又被曹劌阻止說:「還不可以!」接著就下車仔細觀察地面上齊軍兵車留下的軌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瞭望齊軍退走的情形,然後說:「現在可以追擊了!」於是魯軍乘勝前進,追趕落敗的齊軍,把齊軍趕出了魯國,獲得最後的勝利。魯莊公就詢問曹劌這麼做的原因何在?曹劌說:「打仗是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