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十四節氣之一。國曆八月七日、八日或九日,我國以立季的開始。
萬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世代代。形容時間的長久。如:「岳飛忠勇愛國的史事將流傳千萬代」。也作「萬代千」。
毫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鳥獸新生細毛的末端。比喻極細微的東西。《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春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時光匆匆消逝。《群音類選.清腔類.卷四.山坡羊套江兒水曲》:「春來去泉東瀉,芳顏不似前瀟洒。」也作「春去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季夜晚鳴叫的蟲,如蟋蟀等。唐.杜甫〈除架〉詩:「蟲聲不去,暮雀意何如。」清.邵瑞彭〈蝶戀花.冉冉中原歌舞地〉詞:「一路蟲啼未已,汝南遙夜雞聲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季第一個月分。即農曆七月。《禮記.月令》:「孟之月,日在翼。」
大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大義或稱春義法。歷來經學家和史學家談到所謂法即指書法,又稱書例,就是指記事的體例,有嚴格的方法和規格,各種書例都表達某種褒貶的態度;二者統一而不可分。義通過例而表達,例則是義的載體。孔子修〔春〕,文辭簡略,其中一字一句都蘊含著深邃的內容,研究〔春〕的微言大義,則是歷代治〔春〕的唯一宗旨和終極目標。
  春大義的闡述,最早體現在三傳的敘述和議論之中;尤其是〔公羊傳]除了一些史料補充和文字訓釋外,幾乎全部的力量,都用於從〔春]簡單的記事中探討尊王攘夷、尊卑貴賤、褒貶等規律,進而引申出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朽、懲惡而勸善五項原則。
  其實在儒家的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季的第一個月,陰曆七月。三國魏.曹植〈贈丁儀〉詩:「初涼氣發,庭樹微銷落。」
風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為漢武帝巡幸時所作的樂府詩。全文為:「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攜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舡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蟬科。體長約寸餘。體色黑,翅黃褐色,腹下黑黃,有白粉。常在天傍晚時鳴叫。也稱為「鳴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