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傷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悲來又傷春去。比喻多愁善感,容易觸景生情。如:「凡容易悲傷春者,大多是多情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四時。《詩經.魯頌.閟宮》:「春匪解,享祀不忒」句下漢.鄭玄.箋:「春猶言四時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於是春改節,四時迭代。」
2.年齡。如:「春正富」。《漢書.卷五四.蘇建傳》:「且陛下春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3.書名。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寓微言大義。因其記載春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也稱為「十二經」。公羊、穀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春三傳」。
4.編年史的通稱。古時列國史記多名春,後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稱為「春」。如《晏子春》、《呂氏春》、《吳越春》、《十六國春》、《十國春》之類。
5.(西元前722~前481)孔子作春,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凡歷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稱此時代為「春」。今多以周平王東遷至韓、趙、魏三家分晉(西元前770~前476)為春時代。
危急存亡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文選.諸葛亮.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也。」
毫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點都不侵犯。《三國演義》第二回:「署縣事一月,與民毫無犯,民皆感化。」《平妖傳》第四○回:「一路行軍都有紀律,與民毫無犯。」也作「毫不犯」。
皮裡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嘴裡不說好壞,而心中有所褒貶。參見「皮裡春」條。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下》:「桓茂倫云:『褚季野皮裡陽』。」也作「皮裡春」。
蟪蛄不知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蟪蛄夏生死,所以不知春。比喻生命短促或見識短淺。《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此小年也。」
水伊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伊,彼。「水伊人」,面對澄澈的水景致,思念那個人。後用於對景思人。語本《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富有的人抽取小利,或藉故向人求取財物。《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他自不會作家,把個大家事費盡了,卻來這裡打風。」《儒林外史》第四回:「張世兄屢次來打風,甚是可厭。」也作「打豐」、「打抽風」、「打抽豐」。
筆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作《春》,常以一字一語寓褒貶之義。故後世稱文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文字寓「春筆法」。如:「這篇文章並沒有春筆法,只是記錄事實而已。」
春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異時景物,各有佳勝。《楚辭.屈原.九歌.禮魂》:「春蘭兮菊,長無絕兮終古。」唐.石貫〈和主司王起〉詩:「絳帳青衿同日貴,春蘭菊異時榮。」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