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2.80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算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農作物每年的收成總額,到天收割後才統一結算。後用以喻事情到了一個段落後,再來評斷其是非曲直。如:「等大會結束之後,我們再來個後算帳!」也作「後算賬」。
平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二者一樣出色,分不出高下。如:「這兩篇文章平分色,因此並列第一。」
2.形容各得一半。如:「這班的學生平分色,男女各半。」
冰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的品格高潔清亮。《宋史.卷四二八.道學列傳二.李侗》:「愿中如冰壺月,瑩徹無瑕,非吾曹所及。」
春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美好的時光與景物。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月何時了〉詞:「春花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醒世恆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若是氏兒前程遠大,將來嫁得一個良人,一似尊神模樣,偕老百年,也不辜負了春花月,說甚麼富貴榮華。」
春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語本《三國志.卷一二.邢顒傳》:「而楨禮遇殊特,顒反疏簡,私懼觀者將謂君侯習近不肖,禮賢不足,採庶人之春華,忘家丞之實。」比喻文質不同。清.汪熷〈長生殿序〉:「春華實,未可相兼。」
各有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有長處和特色或各有其長期存在的價值。《文明小史》第六○回:「諸君流芳遺臭,各有千。何必在這裡頭混呢?」
臨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波,天澄淨的水波。比喻清澈明亮的眼睛。「臨去波」指臨別時傳情的眼眸。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怎當他臨去波那一轉!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齣:「你看他兩分襟,不把臨去波掉。」
2.比喻臨走之前給人好處。如:「老闆出國前臨去波,給所有員工加薪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兩條等長的繩索或鐵鍊,分別橫拴板塊的兩端所製成的遊戲器材。可前後擺盪。宋.歐陽修〈漁家傲.紅粉牆頭花幾樹〉詞:「天欲暮,流鶯飛到千處。」也作「鞦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四時。《詩經.魯頌.閟宮》:「春匪解,享祀不忒。」漢.鄭玄.箋:「春猶言四時也。」漢.張衡〈東京賦〉:「於是春改節,四時迭代。」
2.年齡。如:「春正富」。《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蘇建》:「且陛下春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3.書名。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寓微言大義。因其記載春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也稱為「十二經」。公羊、穀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春三傳」。
4.編年史的通稱。古時列國史記多名春,後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稱為「春」。如《晏子春》、《呂氏春》、《吳越春》、《十六國春》、《十國春》之類。
5.(西元前722~前481)孔子作春,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凡歷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稱此時代為「春」。今多以周平王東遷至韓、趙、魏三家分晉(西元前770~前403)為春時代。
鼎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當壯盛之年。《漢書.卷四八.賈誼傳》:「天子春鼎盛,行義未過,德澤有加焉。」唐.吳武陵〈上崔相公書〉:「明主春鼎盛,方有所好,升平之畫,未可為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