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恭前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注解〕 (1) 說:音ㄕㄨㄟˋ,用言語勸人,使其聽從或採納。 (2) 洛陽:東周的首都,為蘇秦的故鄉。位於今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 (3) 蛇行匍伏:像蛇一樣曲身在地上爬行。匍,音ㄆㄨˊ。伏,伏地而行。。 (4) 倨:傲慢無禮。 (5) 季子:蘇秦的字。〔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
懷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溫和的手段安撫、籠絡他人,使其歸順自己。[例]他高壓、懷柔兼施,屬下因此無不信服,聽從領導。
及鋒而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大功)。要不然等到局面定後,人人都想要安寧,就不能再用了。我看不如舉兵東下和項王爭奪政權吧!」劉邦聽從了韓信的話,舉兵偷襲項羽,終於獲得成功。 【應用】鋒,乃刀劍最銳利之處;試,用也。「及鋒而試」引伸自韓信「及其鋒而用之」一語,是說乘著劍鋒最銳利時使用,就可收到好效果的意思。<註1> 【同義】一鼓作氣、打鐵趁熱。<註2、3> 【例句】目前情勢對我們非常有利,如果「及鋒而試」,或許可以一舉成功也說不定。<註1> 參考書目<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石光中編著,西北出版社1992...
決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擇。《荀子.臣道》:「恭敬而遜,聽從而敏,不敢有以私決擇也。」《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大丈夫做事,須決擇個成敗所向,今公何為?」也作「抉擇」。
辱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玷辱、屈辱。[例]我們一定會聽從父親的教誨,絕不辱沒家風。
前倨後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注解〕 (1) 說:音ㄕㄨㄟˋ,用言語勸人,使其聽從或採納。 (2) 洛陽:東周的首都,為蘇秦的故鄉。位於今河南省西部的洛陽盆地內。 (3) 蛇行匍伏:像蛇一樣曲身在地上爬行。匍,音ㄆㄨˊ。伏,伏地而行。。 (4) 倨:傲慢無禮。 (5) 季子:蘇秦的字。〔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
陳倉暗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暗度陳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暗度陳倉」的「陳倉」是地名,地當雍梁之衝,漢魏以來為攻守要地。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後,分封有功者為王,劉邦被封為漢王。他在前往封地漢中時,聽從張良的建議燒毀對外交通的棧道,一方面杜絕其他諸侯率兵襲擊,一方面表明沒有和項羽爭奪天下之意,以獲得信任。但事實上,他卻採用韓信的計策,暗地裡由陳倉出兵攻打雍王章邯,進而平定三秦,取得關中。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暗度陳倉」,用來比喻出其不意、從旁突擊的戰略,亦用來比喻暗中進行的活動,亦用來比喻男女私通。如《金瓶梅詞話》第六九回:「此是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應二爹用「暗度陳倉」指西門慶與李桂姐之間的曖昧情事...
納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這種能接受部屬提出好意見的處事態度,在《左傳.成公八年》就提到說,晉軍得以屢獲戰功,多在於欒書能聽從知莊子等三人的建議,另如能擄獲沈國國君揖初也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因此對於欒書攻打沈國獲勝的這件事,就有君子評論說:「從善如流,宜哉!」意思是說聽從好的、正確的意見,是最適當的行為。典源又見《左傳.昭公十三年》。「從善如流」的故事在此處則是表述楚國的公子比不得民心,也不像齊桓公那樣重用人才,聽從正確的意見,因此無法得到王位。後來,「從善如流」被用來比喻樂於接受別人好的意見。
馴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野生動物經人長期飼養後,逐漸改變原來的習性,成為聽從人類指揮的家畜。
稱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奉他人為君,而以人臣自居,表示屈服。《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上》:「唐高祖皇帝,舉兵篡隋時分,也曾聽從劉文靜之說,稱臣於突厥可汗,借突厥之兵力,以開創三百年之基業。」《三國演義》第四回:「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璽綬,北面長跪,稱臣聽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