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葡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nas americana
體長48~51公分。雄鳥喙灰色,末端黑色,腳為黑灰色;繁殖羽額至頭部為白色,眼後方、後頭至後頸為綠色,頰至前頸、頸側為灰色;背部褐色,體側具白斑,、脅為紫褐色,腹部白色。尾下覆羽黑色,飛行時可見綠色翼鏡及白色覆羽。雌鳥全身灰褐色,頭部為暗灰色,喙灰色,末端黑色,腳為黑灰色,腹部白色,尾下覆羽白色其暗色斑。雄鳥非繁殖羽似雌鳥,但雌鳥體側無白斑。
分布於北美洲及中美洲,繁殖地包括阿拉斯加東部、加拿大及美國中北部,冬季則往南遷徙至太平洋沿岸及中美洲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及西印度群島。
夏天棲息於淡水草澤而非淡鹹水交界的沼澤;冬天則成群出現於海灣、河口、沙洲、湖泊環境。除了繁殖期之外,當聚集成大群。游泳時尾尖上舉,休息時頭會縮進部,飛行快速,起飛降落動作迅速而容易。以水邊草生植物為主食。配對關係於冬季過了1/4的時間之後產生,並於4月至5月飛返繁殖地,巢築於水邊灌叢。
鳥綱(Class Aves)
雁形目(Order Anseriformes)
雁鴨科(Family Anat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頸椎與腰椎間的脊椎骨。共十二塊。有關節與肋骨相接。
黑斑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ymnothorax favagineus (Bloch and Schneider, 1801)
尖牙;上、下頜齒單列,頜間齒單列,鋤骨齒在大型個體上由前向後由單列逐漸變為雙列。本種體色由白、灰白至灰褐;體表具許多圓黑斑點,斑點的直徑隨著魚體成長並不顯著地增大,而是斑點數量增加;頭部斑點密度較高,且常形成類似蜂巢狀的斑紋。斑點數量和斑點間隔有相當大的變異。中型至大型的鯙類,體長可達180公分左右,為印度太平洋體型第二大的裸鯙類。
廣泛分布於西印度洋至中西太平洋之間的溫暖海域:如南非、紅海、阿曼、馬爾地夫、印尼、日本、菲律賓、澳洲大堡礁等地。在臺灣廣泛見於各地珊瑚、岩礁分布的海域。數量多,為臺灣供食用且產量最大的醇類。
棲居於淺海珊瑚、岩礁的洞穴及隙縫中。以魚類為主食。黑斑裸鯙的斑點間隔因受地點、體型及族群等因素影響而有很大的變異。大型個體棲穴附近經常可見清潔性動物(如魚醫生、清潔蝦等)與其共生,為大鯙進行清潔性服務,清除體表或口腔中的寄生蟲(如魚蝨、橈腳類等)。
多被販售至海鮮店,或供愛好者食用。大型個體在水族館中展示,頗能吸引遊客們的注意。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
海鱔亞目(Suborder Muraenoidei)
鯙科或海鱔科(Family Muraenidae),Moray Eels,Morays
黃球叩頭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型中。體表帶有長軟毛呈棕黃色。前額彎曲向下,無額脊。口器屬於下口式。複眼小。前小,背側強烈凸起成球狀,側緣彎曲向下無明顯邊線,後角短無明顯突出,後側具明顯基溝。觸角長向後延伸超過翅基,除第一節黃色外其餘呈黑色,第一節向外側膨大,第二節隘縮,第三節細長,第四至十節呈鋸齒狀,第十一節呈紡錘狀具假節。足黃色附有細毛,跗節 5 節黑色,腹面帶有墊狀細毛;爪簡單呈暗栗色。前腹板突短,其上多細毛。小楯片長呈鉞狀。翅鞘點刻深,排列整齊呈暗褐色條紋。腹部與背側相同亦具棕黃色軟毛。成蟲期在 6 至 10 月間。屬於日行性的種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外圈的周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部與腹部。《荀子.議兵》:「臣之於君也,下之於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頭目而覆腹也。」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九.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其日便得腹痛切,妨損飲食。」
2.比喻中間或要害的地方。《戰國策.秦策四》:「韓,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腹。」
3.比喻氣度。宋.王令〈送朱明之昌叔赴尉山陽〉詩:「身軀雖小腹寬,沛如絕海橫秋漲。」明.李贄《卓吾論略》:「雖至貧,輒時時脫吾董母太宜人簪珥以急朋友之婚,吾董母不禁也。此豈可以世俗腹窺測而預賀之哉!」
中無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事情不了解或沒把握。如:「既然你中無數,何不求助他人?」也作「心中無數」。
鎖關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鎖骨與骨柄相接,形成的關節稱鎖關節。
疊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壯威武的樣子。《紅樓夢》第六回:「只見幾個挺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凳上說東談西的。」《兒女英雄傳》第二一回:「早進來了怒目橫眉、挺疊肚的一群人。」也作「挺凸肚」。
龜、大頭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Gray, 1831)
目前有5個亞種,其體型與花紋略有不同。身體扁平,頭大,略呈三角形,頭背側及背甲為棕褐色或橄欖色。頸短,尾部粗長,頭尾均無法縮入龜甲內。上下頜發達,上頜角質喙下鉤呈鷹嘴狀。腹甲甚小,呈黃綠色。頭尾腹側顏色較淺。指(趾)間有蹼,爪略長,可用於水棲環境及上陸攀爬。甲長最大可達40公分。
中國大陸東南(包括海南島)、中南半島各國南至泰國、緬甸等地。
半水棲,棲息於山區小溪中,常於溪旁灌木叢中活動,其長而粗的尾部可協助其爬樹,並保持平衡。屬夜行性,多於夜間活動攝食。為肉食性。產卵期為5~8月,卵白色,呈長橢圓形,每窩產卵數1~3顆。
龜鱉目(Class Testudunes)
龜科(Family Platysternidae)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