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71 ms
共 5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啟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啟發開導。[例]大自然的奧妙,啟迪了他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
興味盎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趣很高昂的樣子。如:「他興味盎然的看著地上的螞蟻,把自己想像成其中的一員。」
|
全語文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規則。 全語文在教學上的應用(引自吳芬玲,2004)朗讀:老師先念繪本內容給兒童聽,以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認識故事的基本結構。兒童也可以齊聲朗讀、輪流朗讀,化身各種角色,以不同的聲音朗讀故事。教師可以藉著朗讀活動,培養兒童傾聽、專注的能力;讀故事給兒童聽,可以同時增強兒童口語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寫日記:教師應鼓勵兒童用任何記號或自己發明的拼字來寫日記或班級日誌。兒童將發生在自己身旁周遭的事情紀錄下來,可以由老師批閱、答覆,是很好的互動交流管道,老師提供一個適合書寫的情境,讓孩子盡情發抒與分享,兼具「作者」與「讀者」身...
|
開放式問句技巧(open_ques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複同樣的想法,在漫談狀態,或是處於困惑時,可以使用這個技巧。此技巧同時也顯示助人者的傾聽和對個案的興趣。 四種形態1. 澄清或聚焦:當個案開始漫談,談話不清楚或卡住時,可以用澄清或聚焦的開放式問句。2. 鼓勵探索想法:使個案說他們想說的事情,或表達非理性的想法。3. 鼓勵探索感覺:使個案表達或探索特定的感覺,並重視和強調這些感覺經驗。4. 探索例子:當個案含糊地談論問題時,特定的例子可以讓助人者更加瞭解個案想要表達什麼。 如何使用1. 助人者應該保持適當的專注行為。2. 聲音可以保持在較低的語調、較慢的速度,表達出支持...
|
統整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由地界定問題,並使用廣泛的知識來解決。對於分枓課程的主要批評是其只包含反映高級文化社會及學術菁英的興趣的知識。然而,圍繞著生活及自身議題的課程被稱為大眾文化,然而由於日常及大眾知識的加入不僅帶來新的課程意義,亦因為其不斷反映社會大眾的興趣及理解,使得學習內容變新。如此一來,學生則開始相信重要的知識來自於生活,且被賦予組織及使用知識的機會。統整課程是課程設計統整課程的特徵有圍繞著重要個人及社會議題與問題所組織而成;學習經驗與真實情境有關;知識是用以...
|
家庭次系統(Family_subsystem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inuchin認為家庭中包含配偶次系統、父母次系統、手足次系統、延伸次系統。次系統也受性別、年齡、興趣影響。不同家庭成員在不同的系統中會有自己的角色與功能,不同的次系統也有不同的角色功能與任務,也會受到家庭規定和界限的限制。 家庭次系統的問題Minuchin認為家庭的困擾成因在於家庭次系統間的結構混淆、界線不清楚,當某一個次系統超越界限,侵犯到另一個次系統時,就會造成問題。家庭次系統的治療目標治療目標在於讓不同的次系統中能有自己的運作功能,以及完成自己系統內的任務。即讓次系統間的界線、結構能完整。 家庭次系統種類 婚姻...
|
紮根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訪談以證實或釐清觀念。雖然紮根理論受到被研究者經驗詮釋的影響,但對研究者來說,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賦予感興趣的議題一種具系統的詮釋,而非找尋客觀的解釋方法(王文科、王智弘,2002)。 紮根理論是一種具社會批判的研究方法,為一種質性研究,並為社會現象提供一種豐碩而複雜的詮釋基模。所謂「紮根」,即是研究者先對一未知領域感興趣,並經由系統化方式蒐集資料,並以資料為本,將零星的資料歸納、整理、分析、詮釋,而聚焦形成理論(陳昺麟,2001)。 使用程序 紮...
|
怦然心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怦然,心跳動的樣子。「怦然心動」指對某事產生了興趣。如:「聽到有這麼優厚的條件,大家都不禁怦然心動。」
|
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uation)等五個階段,各階段的內容如下:1.參與: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設計活動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願意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並能將學生的舊經驗與課程內容相連結,經由提問、定義問題與呈現矛盾的結果等方式,引出探討主題的方向。2.探索:學生參與活動,並給予足夠時間與機會進行探索任務,經由動手操作,建構共同的、具體的經驗。3.解釋:先請學生提出解釋,教師再以學生的想法為基礎,並運用口頭、影片或教學媒體等方式,對學生的解釋加以闡述確認,使學生能確實理解學科知識,再引導學生進入下一階段的教學流程。4.精緻:重視學生之間的...
|
阿德勒_個體心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幼時經驗有關,決定於兒童對其經驗的感受和認知,沒有任何兩個人的生活型態是完全相同的。另外,「社會興趣」是阿德勒理論中另一個重要的概念,其指的是個人對於自身以外的人事物之注意與關壞,我們所能與他人分享的程度及關懷他人的程度,就是心理健康程度的指標。社會興趣的傾向是與生俱來的,但也需要適當的環境來培養。兒童是透過父母來認識他人和社會的,兒童藉著對父母的信賴,發展到對所有人和社會的信賴,這對正常的人格發展而言很重要。 參考資料柯瑞(2001)。諮商與...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