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涉艱履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歷各種危難和險阻。南朝齊.虞玩之〈上表告退〉:「經昏踐亂,涉艱履危,仰聖德以求全,憑賢輔以申節。」也作「涉危履險」。
養虎留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養虎遺患」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漢軍方圍鍾離眛於滎陽東,項王至,漢軍畏楚,盡走險阻。是時,漢兵盛食多,項王兵罷食絕。漢遣陸賈說項王,請太公,項王弗聽。漢王復使侯公往說項王,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漢1>欲西歸2>,張良3>、陳平4>說5>曰:「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6>兵罷7>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8>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漢王聽之。漢五年,漢王乃追項王至陽夏南,止軍,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入壁,深塹而自守。 〔注解...
行屍視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行屍走肉」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王嘉《拾遺記.卷六》任末1>年十四時,學無常師,負笈2>不遠險阻。每言:「人而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菴,削荊為筆,剋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縷麻蒿以自照。觀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更以靜衣易之。非聖人之言不視。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3>走肉耳!」河洛秘奧,非正典籍所載,皆注記於柱壁及園林樹木,慕好學者,來輒寫之。時人謂任氏為「經苑」。 〔注解〕 (1) 任末:字叔本,東漢蜀郡繁人,生卒年不詳。少習《齊詩》,遊京師,教授十餘年。為郡功曹,辭以病免。後奔師喪,於中道病故。 (2...
負固不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憑恃險阻,不肯服罪。《周禮.夏官.大司馬》:「野荒民散則削之,負固不服則侵之。」也作「負固不悛」。
夷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剷平險阻。唐.柳宗元〈興州江運記〉:「公能夷險休勞,以惠萬代。」
化險為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贊頌唐王朝對戰敗部族的處置極為妥當,使為惡者受到應有的懲處,自新者得到適合的嘉勉,「變氛沴為陽煦,化險阻為夷途」,即把原有的災禍之氣轉變成和煦的暖陽,坎坷堪憂的前途改造成平坦的道路。後來「化險為夷」從這裡演變而出,被用來形容轉化危險為平安。
行尸坐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行屍走肉」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王嘉《拾遺記.卷六》任末1>年十四時,學無常師,負笈2>不遠險阻。每言:「人而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菴,削荊為筆,剋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縷麻蒿以自照。觀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更以靜衣易之。非聖人之言不視。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3>走肉耳!」河洛秘奧,非正典籍所載,皆注記於柱壁及園林樹木,慕好學者,來輒寫之。時人謂任氏為「經苑」。 〔注解〕 (1) 任末:字叔本,東漢蜀郡繁人,生卒年不詳。少習《齊詩》,遊京師,教授十餘年。為郡功曹,辭以病免。後奔師喪,於中道病故。 (2...
屯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屯,《易經》六十四卦之一,代表險難始生。坎,習坎,《易經》六十四卦之一,代表險阻。屯坎比喻困窘的處境。唐.張仲素〈穆天子宴瑤池賦〉:「彼乃輕萬里而崇一朝,孰若濟群生于屯坎。」
寢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息兵不戰。《管子.立政》:「寢兵之說勝,則險阻不守。」
冘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遲疑未能作決定的樣子。《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諸將多以王師之重,不宜遠入險阻,計冘豫未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