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轅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君王出巡,駐駕於險阻之地,以車作為屏障,翻仰兩車,使兩車之轅相向交接成一半圓形的門,稱為「轅門」。見《周禮.天官.掌舍》。後指將帥的營門或衙署的外門。《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詩:「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捫參歷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星名,為蜀地的分野。井,星名,是秦地的分野。捫參歷井形容蜀道的高峻險阻。唐.李白〈蜀道難〉:「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宋.陸游〈答方寺丞啟〉:「捫參歷井,久困客遊,煮海摘山,屢乘使傳。」
蜀道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詩名。唐李白所作的七言樂府。李白以此詩描寫秦蜀棧道的險阻和世故人情的險惡、叵測。
躬擐甲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擐,穿。躬擐甲冑指親自穿戴上盔甲。比喻親自上戰場督戰。《左傳.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冑,跋履山川,踰越險阻,征東之諸侯。」
大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大的忌諱。《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傳》:「莽明知之,而冥昧觸冒,不顧大忌。」《三國演義》第八四回:「劉玄德不得兵法,豈有連營七百里,而可以拒敵者乎?包原隰險阻屯兵者,此兵法之大忌也。」
險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險阻狹隘。比喻傾危。《楚辭.屈原.離騷》:「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圮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險阻難行的地方。《孫子.九變》:「圮地無舍,衢地合交。」
鄰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互接連。《三國志.卷六四.吳書.諸葛滕二孫濮陽傳.諸葛恪》:「眾議咸以丹陽地勢險阻,與吳郡、會稽、新都、鄱陽四郡鄰接。」
石城湯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參考資料。此處「金城湯池」亦是形容城池堅固。「金城湯池」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堅固險阻的城池。
豢虎貽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養虎遺患」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漢軍方圍鍾離眛於滎陽東,項王至,漢軍畏楚,盡走險阻。是時,漢兵盛食多,項王兵罷食絕。漢遣陸賈說項王,請太公,項王弗聽。漢王復使侯公往說項王,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漢1>欲西歸2>,張良3>、陳平4>說5>曰:「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6>兵罷7>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8>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漢王聽之。漢五年,漢王乃追項王至陽夏南,止軍,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復入壁,深塹而自守。 〔注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