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裹足不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足被束縛而不良於行,比喻有所顧忌而停止不前進。《東周列國志》第九○回:「奈奉陽君妒才嫉能,是以遊士裹足而不進,卷口不言。」也作「裹足不前」。
挺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挺立身軀。表示毫不畏縮,勇往直前。宋.蘇軾〈留侯論〉:「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因此膽子益壯,挺身而進,毫不顧忌。」
有恃不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不害怕。」齊孝公聽了以後便撤兵回國。後來「有恃無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有依靠而無所顧忌
無忌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肆無忌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禮記》是儒家典籍之一,由漢朝戴聖所輯,為十三經之一,內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後學所記。書中所記載的,都是上古時期的禮俗儀式和儒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在《禮記.中庸》中,孔子說君子有德行,經常奉行中庸之道,行事不偏不倚,既不會太過,也不會不及;小人則反其道而行,任意妄為,沒有任何忌憚。後來「肆無忌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恣意妄為,毫無顧忌
沒法沒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配魏氏。但是怕他提起訴訟,自己無話可說,於是要婢女雲香作偽證來誣告陷害他,不顧法紀天理,肆意妄為毫無顧忌。後來「無法無天」可能就是出自此處,形容人肆意妄為毫無顧忌
不避嫌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顧忌他人的猜疑。《紅樓夢》第二七回:「寶玉和林黛玉是從小一處長大,他兄妹間多有不避嫌疑之處,嘲笑嘻怒無常。」
不論秧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平方言。指不因對方的地位而有所顧忌或懼怕。如:「管他是誰,也得較量較量,我可不論秧子!」
正言不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直敢言,無所顧忌隱諱。《楚辭.屈原.卜居》:「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宋.蘇軾〈鳧繹先生詩集敘〉:「微言高論,即已鄙陋漢唐,而其反復論難,正言不諱如先生之文者,世莫之貴矣。」也作「直言不諱」、「直言無諱」、「直言勿諱」。
豪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顧忌的縱情飲酒。《金史.卷一二七.隱逸傳.辛愿傳》:「劇談豪飲,傍若無人。」宋.陸游〈病後暑雨書懷〉詩:「止酒亡聊還自笑,少年豪飲似長鯨。」
斂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縮手。指有所顧忌而不敢恣意妄為。《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使諸侯斂手而事秦者,魏冄之功。」《後漢書.卷二九.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鮑永》:「貴戚且宜斂手,以避二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