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87.95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失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錯過良機。《文選.陸機.文賦》:「如失機而後會,恆操末以續顛。」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失機也。」
慚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慚愧悔恨。《後漢書.卷二○.祭遵傳》:「吾蒙國厚恩,奉使不稱,微績不立,身死誠慚恨。」《三國演義》第三一回:「劉表聞言,乃叱蔡瑁曰:『吾主意已定,汝多言。』蔡瑁慚恨而出。」
喝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制止。《三國演義》第二回:「武士擁陶出,方欲行刑,一大臣喝住曰:『得下手,待我諫去。』」
卜窀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擇墓地。《聊齋志異.卷一.葉生》:「今阿大亦已成立,行將卜窀穸,作怪異嚇生人。」
對病用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對症下藥」。見「對症下藥」條。01.宋.袁甫〈祕書少監上殿第二札子〉:「察脈觀證,對病用藥,鑿鑿精實,使空談。」
 
騙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詐欺的手段取得他人的財物。如:「切貪小便宜,以防被騙財,得不償失。」
高壘深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築的堡壘和深廣的護壁。比喻防禦堅固。《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皆高壘深壁,與戰。」也作「高壁深壘」。
耽干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負擔責任。元.鄭廷玉《後庭花》第四折:「別公事且行提,只那樁最耽干繫。」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二折:「百般的話不投機,待著俺早些迴避,我可道不關親耽干繫,就也著冷眼兒來看你。」也作「擔干係」。
千金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諾千金」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季布欒布列傳.季布》楚人曹丘生1>,辯士,數2>招權顧3>金錢,事貴人趙同4>等,與竇長君5>善。季布6>聞之,寄書諫7>竇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與通8>。」及曹丘生歸,欲得書請季布。竇長君曰:「季將軍不說9>足下,足下無往。」固請書,遂行。使人先發書,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閒哉?且僕楚人,足下亦楚人也。僕游揚10>足下之名於天下,顧不重邪?何足下距11>僕之深也!」季布迺大說,引入,留數月,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聞者,曹丘揚之也。 〔...
對證用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子語類》一書載:宋儒朱熹的門人亞夫問何謂「克己復禮」,朱熹回答:現在的人只會說要克制私欲,嚴格要求自己,卻不去實踐禮義,於是失去準則,使得禮法大亂。聖人孔子就說得很明確:『非禮視,非禮聽,非禮言,非禮動。』用禮作為克制和實踐的標準,就是捉到病根,針對症狀開方用藥。後來「對症下藥」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的「對證下藥」演變而出,用來指針對病症開方用藥。亦用來比喻針對癥結所在,做有效的處理。《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記載了一個實例,可以助我們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府吏兒尋和李延一起來找名醫華佗看病,他們兩個人都頭痛身體發燒,症狀相同。華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