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地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地層的滑動,造成地層表面的改變。形成的原因不一,常發生在斷層附近、山坡地或大量抽取地下水的地方。《魏書.卷三五.列傳.崔浩》:「比年以來,天災地變,都在秦涼。」
流行性感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急性流行傳染病。病人口水、鼻涕中的病毒藉咳嗽、噴嚏、說話時散播在空氣中,造成感染。患者出現發燒、上呼吸道發炎、肌肉及神經痛等症狀。
電腦動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電腦運算快速與記憶體龐大的特性,將一幅幅靜態的畫面連續的展現在螢幕上,造成動態的視覺效果。目前電腦動畫已能製作出精緻的三度空間效果,被廣泛的應用於電影、電視中。
搶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趕緊修築使暢通。如:「工作人員迅速搶通因火車出軌意外所造成的交通阻塞。」
動脈脂肪沉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脈硬化的主要病理變化之一。容易發生在大血管的內膜。初期時脂質會沉積於動脈內膜的表面,產生黃斑,隨著病情的嚴重,黃斑在血管內形成肥厚的隆起,在內膜下發生脂肪變質,沉澱著富含中性脂肪、膽固醇的粥狀物質,最後血管內膜產生潰瘍,潰瘍面發生血栓,是造成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
青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巴比妥鹽類的鎮定劑。為英語amobarbital的意譯。長期使用,對鎮靜劑的耐受性會增高,也相對提高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甚至會產生迷幻作用,使人體對外在環境的反射作用降低,容易造成意外事故,危害生命。
德國麻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與一般麻疹不同,係由濾過性病毒感染。潛伏期通常十二到二十一天,發病時輕微發燒,全身呈扁平粉紅色的斑點,且上後頸部、耳後、頸側的淋巴腺會腫脹、疼痛。得病後經過十四至廿天發病症狀後,由病人身體自生抗體而痊癒。婦女在懷孕三個月內得病,可能造成先天性畸形兒。
頭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多場次活動的第一場。如:「這次劇團公演,頭場觀眾即爆滿,造成轟動。」
錨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積在河底,狀似海綿的冰塊。常造成水下工程建築物的損害。也稱為「底冰」、「地冰」。
地下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面下的水。是雨水和其他地表水滲入地下,聚積在土壤或岩層的空隙中形成。[例]任意抽取地下水容易造成地層下陷。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