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329.08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病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醫學的一門,專門研究疾病病因與致病機轉的學問,特別是因生病所造成的構造上和生理上的改變。又分細胞病理學、臨床病理學、實驗病理學、外科病理學、植物病理學等。
社會病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社會解組、偏差行為、貧窮等現象視為不利社會有機體發展的「社會問題」,從而以診斷病因、治療疾病的角度研究社會問題的學術觀點,統稱為社會病理學。此一觀點尤其流行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上半葉。
精神病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門研究精神疾病形成原因的一門學科。精神有疾病的行為有其特殊性,精神病學家認為有其診斷上的價值。有些病人動作異常,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呆僵性」,患者呈現姿態僵硬或蠟狀屈曲(指姿勢被固定在某種不舒服狀態中,有如蠟人一般)。或如憂慮症患者動作遲緩;躁症患者動作量多,歇斯底里症患者有各種肢體麻痺的動作,皆是在診斷各種精神疾病重要的參考症狀。精神病理學含括的範圍很廣,動作的判斷,僅是其症狀診斷中的一小項而已。若要做精神疾病患者的舞蹈律動治療,需對整個精神病理有所涉獵。精神疾病目前對成因上認為是大腦生理、心理與環境和社會之種種因素綜合的結果。
《An Introduction to Dance Movement Therapy in Psychiatry》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 1992。
語言病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病理學家研究正常語言發展之學理,並能診斷語言障礙的病因,提供語言治療之專業人員。語言病理學家又稱為語言治療師,此類專業人才的培育,需要具備有關語言溝通的廣泛知識基礎,如神經生理學、語言學、聽力學、心理學等;並且要有充分的臨床經驗,具有評估、矯治語言溝通障礙行為的技能。在美國,語言病理學家通常由溝通障礙或復健相關的科系培育,要取得這項專業執照,需有碩士學位,再加上九個月的臨床工作。在我國,此類專業人才由復健醫學系培育,唯目前尚未實施證照制度。
植物病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門研究植物致病因子,發病原理、現象、流行規律與防治方法等的科學。
文化病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病理學」係指文化疾病,有機體生活所造成的病態。
  「文化病理學」採用生物學的方法來探討;從一八九六年法國社會學家李利安菲爾(Paul de Lillienfeld, 1829~1903)出版了〔社會病理學〕(Sociale Pathologie, Social Pathology)以後,文化也受到了影響。因為文化是以生活為基礎,而且文化與社會關係密切,人類學家到今天仍嘗試著欲建立文化生物學,所以「文化病理學」的觀念慢慢傳開來。德國文化學家謝德(Walter Scheldt)所持的觀念更針對文化疾病而言;他認為一種文化由活生生的人所負荷,個人不免有疾病,因此文化也不免有疾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不舒適、不健康的現象。如:「生病」、「疾病」、「病情」、「毛病」、「病從口入」。
缺點、缺失。如:「語病」、「毛病」、「弊病」。
有病的。如:「病夫」、「病人」、「病患」、「病容」。
身體覺得不舒服。如:「他病了好幾天。」
病歷:有關病人過去及現在病情累積的紀錄資料。
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理之學。宋儒釋經,以傳道自命,重疏義理,兼談性命,為與禪學、道教相結合所產生的學派。理學衰於元,而復興於明。王守仁承繼陸九淵之學而光大之,但其後只知言心言性,而疏於力行,流於空談。也稱為「道學」、「性理學」、「宋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