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4.71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耒耨之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授農業耕作的技術。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農本.國朝重農考》:「昔黃帝畫分疆,依神農耒耨之教,導生民之利,稼穡為寶,所從來矣。」
謔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謔浪蕩。《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多道市淫媒謔浪之語,以蠱上心。」明.陳繼儒《李公子傳》:「李年少謔浪,醉時微以謔語侵清明君。」
持管窺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管窺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以管窺天」原作「用管闚天」。《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最通達事理,博聞善辯,勝過所有口才好、學識高的人。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便說公孫龍像長住底的青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根本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自以為懂了,但實際上只有學得皮毛,有如「用管子看天,只能看到天空的一小部分,以為天空就是這麼小」一樣。要他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如「邯鄲學步」,非但沒學成,反而將自己原有的學問失去了。莊子與公孫龍並非同時代的人,表示莊子言論的深奧,...
壤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上古時的賢者。年八十餘,嘗於道中擊壤為戲,謂人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而飲,帝何德於我哉!」見晉.黃甫謐《高士傳.卷上.壤父》。
出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開脫罪名。《水滸傳》第三○回:「卻把這文案都改得輕了,盡出豁了武松。」《平妖傳》第二五回:「是你趕婦人下,你自下去打撈屍首起來,我稟過知州相公,出豁你的罪。」也作「出脫」。
勞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慰勞人民。《易經.卦》:「《象》曰:木上有水,君子以勞民勸相。」
波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亡。《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㠠山遠公話》:「是時眾僧例總波逃走出,惟有遠公上足弟子雲慶和尚,為師禮法,緣情切,未敢東西迴避。」《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韓擒虎話本》:「陳王見隨駕兵士到來,遂乃波逃。入一枯,神明不助,化為平地。」也作「波濤」、「逋逃」。
紛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浩博。《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丹傳》:「通五經,善談論,故京師為之語曰:『五經紛綸大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轆轤的橫木,用以繫汲水的繩索。一端繫水桶,一端繫重物,可以上下轉動。《康熙字典.木部》:「檕當為桔槔上橫木,所以轉機。」
提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舉四境之內的土地,總計其數字。《漢書.卷二三.刑法志》:「天子畿方千里,提封百萬,定出賦六十四萬,戎馬四萬匹,兵車萬乘,故稱萬乘之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