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僧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寺院。《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不分鄉村市道院僧房,俱要走到,必有下落。」《紅樓夢》第一回:「想尊兄旅寄僧房,不無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齋一飲。」
舉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隨時、隨意。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三.諸色雜賣》:「夏月則有洗氈淘者,舉意皆在目前。」
六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鬧市。《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城池廣闊,六街內士女駢闐,邑繁華,九陌上輪蹄來往。」
本地風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眼前地區所呈現的景致、現象。《紅樓夢》第四九回:「可知我底之蛙,成日家只說現在的這幾個人是有一無二的,誰知不必遠尋,就是本地風光,一個賽似一個。」《後西遊記》第二回:「小石猴捨了筏子上了岸,欣欣然走回花果山來,看見本地風光,滿心歡喜。」
方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里見方。即長寬各一里的面積。《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九百畝。」《晉書.卷四六.列傳.劉頌》:「宜更大量天下土田方里之數,都更裂土分人,以王同姓,使親疏遠近不錯其宜,然後可以永安。」
銜聲茹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忍氣吞聲」原作「飲氣吞聲」。南北朝時,北魏將軍尒朱榮作亂,汝南王拓跋悅遂南奔梁國,梁武帝蕭衍尊他為魏主。梁朝的文書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寫了一篇聲討尒朱榮的檄文,將汝南王一行人離鄉背,客居異地,試圖反攻的決心表露無遺,內容大意是:「尒朱榮在北方擁兵自重,胡作非為,侵略我的故鄉,我只好投奔梁國。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
蒙古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銀子。譯自滿文。《直語補證.蒙古兒》:「市以為銀之隱語,蒙古二字原作銀解。國語始知之,蓋彼時與金國號為對耳。」
江海之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學問淵博,見識深廣。《孤本元明雜劇.女真觀.第二折》:「先生江海之學,小道是底之蛙,焉敢班門弄斧。」
巨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海。宋.范仲淹〈上呂相公呈中丞諮目〉:「雖北壓楊子江而東抵巨浸,河渠至多,堙塞已久,莫能分其勢矣。」
具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找人擔保。《福惠全書.卷六.錢穀部.催徵》:「如果勝任,即令圖里的當有身家之人,具保投認。」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