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257 ms
共 10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身廢名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業、地位喪失,名譽毀敗。比喻人澈底失敗。如:「你再沉迷賭博,總有一天會身廢名裂。」也作「身敗名裂」、「身敗名隳」。
|
不謀同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反對新莽的隗(ㄨㄟˇ)囂,並藉機對他曉以大義,希望他能歸附漢室。有一次,隗囂問班彪:「以前周王朝崩毀,戰國群雄並起,天下分裂,歷經好幾代才又歸於統一。今天的情況也是如此,不知先生您認為天下將由誰來統一?」班彪便回答道:「漢室之所以衰亡,是因為成帝當年過度借重外戚勢力處理國政,讓王氏家族掌握大權,接下來哀、平二帝在位時間又短,所以才會讓王莽有機可趁。但王莽雖然取得政權,卻沒有獲得民心,天下百姓其實無不盼望能脫離其統治。十幾年來,人心思變,群雄並起,各處好漢未事先商量,就都以恢復漢室為號召。從這裡應該可以明顯看出,未來將會是誰統一天下。」班彪的這段話,其實就是告訴隗囂天下仍是屬於漢王朝,況且各路...
|
撾婦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故遭人毀謗或攻訐。《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昔直不疑無兄,世人謂之盜嫂;第五伯魚三娶孤女,謂之撾婦翁;……此皆以白為黑,欺天罔君者也。」《新唐書.卷一六八.柳宗元傳》:「自古賢人才士秉志遵分,被謗議,不能自明者以百數。故有無兄盜嫂,娶孤女撾婦翁者。」
|
蒿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屋。漢.桓寬《鹽鐵論.毀學》:「而包丘子不免於甕牖蒿廬,如潦歲之鼃,口非不眾也。」《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東方朔傳》:「宮殿中可以辟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
|
玩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數抄奪之。積不能禁,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二奏交馳,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京於薊城以備虞。虞數請瓚,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乃止。 〔注解〕
(1) 瓚:公孫瓚(?∼西元199),字伯珪,東漢遼西令支人。曾令烏桓遠竄塞外,又鎮壓黃巾軍有功。後與袁紹相爭冀州,兵敗自焚而死。瓚,音ㄗㄢˋ。
(2) 紹:袁紹(?∼西元202),字本初,東漢汝陽人。曾起兵討董卓,後據河北,與曹操戰於官渡,大敗,發病而死。
(3) 虞:劉虞(?∼西元1...
|
拉枯折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摧枯拉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摧枯拉朽」指將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毀,是十分容易的事。此語見於班固的《漢書》。班固認為秦朝滅亡,是因為實行焚書坑儒、箝制思想、燒毀兵器等措施,又集權中央,沒有諸侯可以鞏固保衛疆土。於是在建國初期,記取秦朝教訓,分封韓信、彭越、英布等軍功卓越的人為異姓諸侯王,以鞏固政權,這也是漢朝在沒有領土和缺乏武器的情況下,短短五年之內能夠成就帝業的原因。正所謂,在堅硬的金石上雕刻很難,摧毀虛弱勢力極為容易,是受形勢所影響。後來「摧枯拉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極容易做到,毫不費力。
|
馬雅文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神明和鬼怪頭像為主要表意符號的象形文字。一般都寫在鹿皮或無花果樹皮紙上,有些則刻在石頭上。大多是和宗教信仰密切相關的天文、曆算,以及祭典儀式的文獻。因西班牙入侵後,馬雅文卷大部分被焚毀,只留下三卷殘本,現代學者只能解讀部分文字。
|
烽火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由大陸福建沿海鎮營調兵來臺輪戍,三年一更,是為「班兵」。各鎮營班兵在臺常建廟祀神,祈福護佑,也作為輪班換防時候風落腳住宿聯絡聚會之處。約設有提標、海壇、南澳、銅山、金門、閩安、海山、烽火等館。「烽火館」係由福建福寧州霞浦縣烽火門來臺興建的會館。在臺北淡水、臺南安平、澎湖馬公等地皆有設置。現今多已拆毀,僅馬公存遺存古井一口,古碑兩塊。
|
法相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因其創始人玄奘常住慈恩寺,故也稱為「慈恩宗」。玄奘到印度留學,從戒賢大師學習瑜伽行派的典籍,回國後將之翻譯。由其弟子加以傳揚,而形成一宗派。其學說主要在闡明一切現象。因心識才存在;無心識則無現象之理。唐武宗滅法,因典籍慘遭焚毀從此一蹶不振。也稱為「唯識宗」。
|
活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常或週期性的噴出熔岩、水蒸氣等物的火山。[例]活火山所帶來的破壞力足以毀滅整個城鎮。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