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發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立下心願。[例]他發心要重建這座因火災而損的寺廟。
蠟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防洩密而密封於蠟丸中的書信。《宋史.卷三六七.李顯忠傳》:「顯忠至東京,劉麟喜之,授南路鈐轄,乃密遣其客雷燦以蠟書赴行在。」《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唐主探問得二將交怨,卻密地將蠟書招誘重進反叛,無非是謗反間的言語。」
毛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宋代的小錢。《宋史.卷三○.高宗本紀七》:「辛卯,私鑄毛錢。」
帶水帶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中夾雜隱含其他諷刺寓意。如:「有話請直說,不要這樣帶水帶漿的。」《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那老子信了婆子的言語,帶水帶漿的羞辱罵了兒子幾次。」
得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計策得當,穩操勝算。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終制》:「且揚都汙,無復孑遺,還被下溼,未為得計。」
深計大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過去齊、楚等九國,謀略與用兵之道更不及昔日的將士,然最終能取得勝利,完全是因為秦王不施仁義,所以自長城。文中說到陳涉「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ㄒㄧㄤˋ)時之士也」,把智識有限的陳涉對比於當時高官名將的「深謀遠慮」,如此一介平民卻能使「成敗異變」,更足以突顯秦王治國的重大過失。另外,在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中亦見此語。其內容論及秦之衰敗時云:「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但因秦王暴虐無道,堵塞了忠諫之途,致使「三主之惑,終身不悟」,終於讓秦走上敗亡。後來「深謀遠慮」演變為成語, 指計畫周密而慮事深遠。
底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版書的刻板,稱為「底版」。如:「這部書的底版已於戰火。」
摧山攪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山,撼動大海。形容聲勢猛烈。《孤本元明雜劇.齊天大聖.第二折》:「到來日戰鼓連天,喊聲振地,猛烈神摧山攪海,連珠砲有似轟雷。」
不妄言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苟言笑」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禮記》是一本記述古代禮儀的書籍,其中的〈曲禮〉篇是講述日常生活所應做到的小節,有一段就是在教導為人子女者與父母相處時的禮節,在家裡時不能處在尊貴的西南方,坐位時不能坐在正中,行走時不能走在中間,站立時不能在門中央。舉行饗禮時不能做主人,須由父母決定;祭祀時不能做受祭的尸,以免接受父母的祭拜。即使父母不在身邊也要聽從父母的話,父母不在眼前也要像他們在左右一樣。不登上高處,不走到深谷邊,不去從事危險的活動,不要讓父母擔心。也不隨便謗人,不隨便嬉笑,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謹守本分。後來「不苟言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不隨便談笑,態度嚴肅。
南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南城門。如:「臺北市的舊城門只有北門保存最好,其餘東門、西門、南門早就壞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