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坐井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是種個人的說法,不能像儒家的道德,能成為天下的公論。至於老子會對仁義有所輕視,倒也不是老子故意要去謗,那是因為老子像坐在井底,所看到的天自然就小了。後來就從這裡演變成「坐井觀天」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人眼界狹小,見識不廣。
敗常亂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敗倫常,破壞風俗。《書經.君陳》:「狃于姦宄,敗常亂俗,三細不宥。」漢.孔安國.傳:「習於姦宄凶惡,敗五常之道,以亂風俗之教,罪雖小,三犯不赦。」
反物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反中子、反質子、反電子(正子)等反粒子所組成的物質。正物質和反物質相遇可能消滅而產生能量。
摧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破壞。《三國演義》第二二回:「而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摧撓棟梁,孤弱漢室,除滅忠正,專為梟雄。」
敗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敗壞德行。宋.陸田解《鶡冠子.卷上.天則》:「九文循理,以省宮眾,小大畢舉,先無怨讎之患,後無名敗行之咎。」《紅樓夢》第六九回:「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喪倫敗行,故有此報。」
株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頭與土塊。比喻沒有知識、價值的人物。《列子.楊朱》:「雖之不知,雖稱之弗知,此與株塊奚以異矣。」
滅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籍。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逮楚國諷怨,則離騷為刺。秦皇滅典,亦造仙詩。」
性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脾氣。《水滸傳》第一五回:「特地來尋保正有句話說。尀耐村夫無禮,罵貧道,因此性發。」《三國演義》第二回:「當日怠慢了玄德,張飛性發。」
隨聲響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回應。此指表現的行為和別人相同,即附和別人說法。〔參考資料〕 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世之譽,莫能得實,審形者少,隨聲者多,或至以無為有。故曰:「堯、舜不勝其善,桀、紂不勝其惡。」
佛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未銷的牙齒。《梁書.卷五四.諸夷列傳.西北諸戎》:「中大通二年,遣使獻佛牙。」《水滸傳》第四五回:「和尚道:『請娘子去小僧房裡看佛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