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圮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傷害、傷。《後漢書.卷八○.文苑列傳上.崔琦》引漢.崔琦〈外戚箴〉:「晉國之難,禍起於麗。惟家之索,牝雞之晨。專權擅愛,顯己蔽人。陵長閒舊,圮剝至親。」
2.傾剝蝕。《清史稿.卷八四.禮志三》:「復南巡,見明太祖陵圮剝,詔依周封杞、宋例,授明裔一官,俾世守弗替。」
摧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擊敗強敵,摧堅陣。《抱朴子.外篇.任能》:「夫勁弩難彀,而可以摧堅逮遠;大舟難乘,而可以致重濟深。」《宋史.卷二五○.張令鐸傳》:「我從軍三十年,大小四十餘戰,多摧堅陷敵,未嘗妄殺一人。」
暴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勢凶猛的洪水。如:「暴洪迅速沖山腳下的小村落。」
抱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到冤枉、含冤受屈。如:「同學遭受這樣的謗,我真是替他抱冤。」《舊五代史.卷一八.梁書.列傳.張文蔚》:「時柳璨在相位,擅權縱暴,傾陷賢儁,宰相裴樞等五家及三省而下三十餘人,咸抱寃就死。」
圮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崩壞絕。《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上》:「分野殊異,遂用圮絕,不圖今日乃相得也。」漢.班固〈幽通賦〉:「咨孤蒙之眇眇兮,將圮絕而罔階。」
造謗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捏造謗,製造事端。《清史稿.卷三○八.王恕傳》:「若告貸銀米以給口食,則必計其能還而後與之,狡黠之流遂謂官有偏私,不免造謗生事。」
摧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破壞。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詩啟〉:「累旬以來,實懼糞土之牆,庇以大廈,使不摧壞,實為版築之娛。」《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兩個潛地入縣坊去,但見縣城摧壞,屋舍皆無,悄無人煙。」
排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斥詆。《北史.卷七三.列傳.元諧》:「諧拜寧州刺史,頗有威惠。然性剛愎,好排詆,不能取媚於左右。」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九:「至有立論排詆,以為非公作者,識真之難如此哉!」
破壞半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爆炸體爆炸時能摧工事或建築等物,自爆炸體至能被摧範圍的距離,稱為「破壞半徑」。如:「這炸彈的破壞半徑很廣。」
門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垛,建築物突出的部分。「門垛子」指門兩邊伸出的小牆。如:「從門垛子壞殘缺的程度看來,這宅院已經很久沒人住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