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僅辨菽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謂智力只能夠辨認豆麥。形容無知。見「不辨菽麥」條。01.隋.盧思道〈北齊興亡論〉︰「陸子駱提婆者,出於皁隸,本是靴工,愚暗庸短,僅(辨)菽麥。」 
星火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急如星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急如星火」原作「急於星火」。李密,字令伯,三國時蜀漢犍為郡武陽縣人。專攻《春秋左氏傳》,博覽群書,有才學,口舌善,曾在蜀任官。父親早逝,母親在他四歲時改嫁,由祖母劉氏撫養成人。李密事奉祖母至孝,晉武帝時,徵為太子洗馬,但他認為祖母年事已高無人奉養,於是上〈陳情表〉婉轉地辭謝聖意,內容非常哀切懇摯。武帝看了之後大為感動,於是賜奴婢與食米,使其終養祖母。表中有一段寫到:「詔書下得十分急切嚴峻,責備臣逃避怠慢,郡縣長官派人逼迫,催促臣趕快上路,州官也登門來催逼,簡直比流星的光還要急切。想要立即奉詔上路,可是祖母的病日漸沉重,但是又不能不去,情勢窘迫,臣...
休慼是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休戚與共」之典源,提供參考。 《國語.周語下》晉孫談之子周1>適周,事單襄公,立無跛,視無還,聽無聳,言無遠;言敬必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言義必及利,言智必及事,言勇必及制,言教必及,言孝必及神,言惠必及和,言讓必及敵;晉國有憂未嘗不戚2>,有慶未嘗不怡。襄公有疾,召頃公而告之,曰:「必善晉周,將得晉國。其行也文,能文則得天地。……且夫立無跛3>,正也;視無還4>,端也;聽無聳5>,成也;言無遠6>,慎也。夫正,德之道也;端,德之信也;成,德之終也;慎,德之守也。守終純固,道正事信,明令德7>矣。慎成端正,德之相8>也。為晉休9>戚,不背本也。被文相德,非國何...
負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非常著急。《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寄兒負極道:『虎來時,牛尚不敢敵,況我敢與他爭奪,救得轉來的?』」
英姿邁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俊雄偉,超脫凡俗。宋.陸游〈鄉士請妙相講主疏〉:「某人英姿邁往,雋絕倫,早集布金之園,久造笑雲之室。」也作「英特邁往」。
投其所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也。』」 〔注解〕 (1) 宰我:宰予,西元前522∼前458,字子我,春秋魯人。孔子弟子,利口辭,列於孔門四科之言語科。仕齊,與田常作亂,被處以夷族之刑。 (2) 子貢:姓端木,名賜,西元前520∼?,字子貢,春秋衛國人。善於經商,有口才,列於孔門四科中的言語科,料事多中。曾為魯國遊說齊、吳、晉、越等國,促使吳伐齊救魯。 (3) 有若:字子有,春秋時魯國人,生卒年不詳。為孔子弟子,好古道,面貌極似孔子,孔子卒後,弟子思慕孔子,乃共立有若為師,侍之如夫子生時。或稱為「有子」。 (4) 汙:誇大。清.焦循《孟子正義》:「汙,本作『洿』。孟子蓋用『夸』字之假借。夸者,大也。」 (5)...
說長說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信口亂說,挑撥是非。《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況且『捉奸捉雙』。我和你又無實跡憑據,隨他說長說短,官府不過道是欄詞抵,決不反為了兒子究問娘奸情的。」也作「說長道短」。
談生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洽談貨品交易。如:「總經理心思細密,才無礙,真是談生意的最佳人選。」
對立統一規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克斯主義信仰唯物證法的根本規律。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對立的統一,都包含矛盾。矛盾的對立面既相互聯繫依存,又相互分離排斥,並在一定的條件下互相轉化,推動事物的變化和發展。
瞀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昏亂。《楚辭.宋玉.九》:「忼慨絕兮不得,中瞀亂兮迷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