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4.00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有口難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嘴卻難於分。形容蒙受冤屈而無從申。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一折:「誰想到員外跟前,又說我與了姦夫,著我有口難分。」《紅樓夢》第三四回:「那薛蟠都因素日有這個名聲,其實這一次卻不是他幹的,被人生生的一口咬死是他,有口難分。」也作「有口難辨」。
我就是忍不住笑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的神情、動作鮮活逗趣,讓人簡直親臨現場!  當然,也有值得玩味的片段。譬如:好友Mr. K的愛情詭、全世界很多男人不能說出來的秘密、以訓練賭徒的方式推廣閱讀……侯文詠再度拿出「不乖」的精神嗆聲,引得人連連點頭會心一笑!  最重要的是,「侯式」的笑總帶著一股暖意與療癒。於是,跟著他一路走來的感動、喜悅、領悟、尷尬、意外……我們全都忍不住笑了!資料來源:博客來書籍館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3811
邯鄲故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虛張形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虛張聲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曹休,三國魏人,為曹操宗族中的晚輩,極得曹操賞識,曾以「吾家之千里駒」來稱讚他,並將他視如己出。曹休常跟著曹操四處征戰,負責統領曹操的隨身親兵「虎豹騎」,故有過人的膽識。有一次,劉備派吳蘭領軍在下駐守,曹操派遣曹休與曹洪共同帶兵出戰。曹軍行進當中,劉備又派張飛在固山駐軍屯守,好像是要阻斷曹軍的後路。當大家正在猜疑劉備的用意時,曹休說:「他們如此張揚聲威氣勢,一定是想分散我們的注意力,然後再暗中派兵偷襲。我們應該趁其不備,發動攻擊,只要能把吳蘭的軍隊打敗,張飛必然就會撤軍。」曹洪接受了這個建議,立刻率領大軍攻打吳蘭的營地,吳蘭果然大敗,張飛亦如所料的...
扁擔壓不出個屁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任何壓力下仍都一言不發,絕不抗議。用以比喻懦弱的人。《醒世姻緣傳》第五九回:「可恨那個狄希陳,你就分幾句,他便怎麼置你死地?他卻使那扁擔也壓不出個屁來。」
東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代的長樂宮,在未央宮之東,太后常居此,因故轉稱太后為「東朝」。《漢書.卷五二.灌夫傳》:「上然之,賜嬰食,曰:『東朝廷之。』」明.朱有燉〈元宮詞〉:「包髻團衫別樣妝,東朝謁罷出宮牆。」
徒廢脣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浪費言詞,對事情沒有幫助。如:「你別再跟他了,再說也不過是徒廢脣舌。」也作「徒費脣舌」。
辨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自己白的文書。《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我意欲修下一個辨本,做成一個備細揭帖,到京中訴冤。」
樂盡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謂益而損之?」曰:「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日中而移,月盈而虧2>。是故聰明睿智,守之以愚;多聞博,守之以陋;代力毅勇,守之以畏;富貴廣大,守之以儉;德施天下,守之以讓。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而弗失也。反此五者,未嘗不危也。」故老子曰:「服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 (2) 虧:缺損、不圓滿。〔參考資料〕 《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數使諸侯,未嘗屈辱。……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
茇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類振翅飛翔的樣子。《楚辭.宋玉.九》:「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蒼龍之躍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