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24.0256 ms
共 10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悲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哀憂傷。東周戰國.宋玉〈九辯〉:「悲憂窮戚兮獨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宋.范仲淹〈讓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表〉:「臣方痛心疾首,日夜悲憂……今日之恩,非臣所望。」清.徐珂《清稗類鈔.宮闈類》:「今年春,永壽宮始有疾,后亦躬視扶持,三晝夜忘寢興,其所以慇慇慰解悲憂,預為治備,皆如待今后者。」
|
體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知別人的苦衷而體諒他。《北史.卷三六.薛辯傳》:「帝欲進以名位,輒苦讓不受,帝亦雅相體悉。」
|
分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脫、分辯。《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眾人都和鬧著,正在那裡分豁不開,只見王老員外和女兒一步一攧走回家來。」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二折:「橫死眼如何有個分豁,噴蛆口知他怎生發落。」
|
無穴可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邯鄲城早晚就要被攻破了,你即使不管我們趙國,難道你就不可憐你姊姊嗎?」魏無忌聽了十分憂心,就讓門客辯士用種種方法去勸說魏王,但魏王害怕秦國報復,始終不肯答應。後來魏無忌用侯嬴的計謀,將兵符盜出,假託王令,並殺了大將軍晉鄙,奪取兵權。他再從中挑選精兵八萬,打敗秦軍,解救了邯鄲,保存了趙國。趙王和平原君還親自到國境上迎接魏無忌。魏王很生氣魏無忌偷盜兵符、假託命令並殺了晉鄙。魏無忌自己也知道魏王不悅,所以他讓將軍帶領著他們的軍隊返魏,自己和門客則留在趙國。趙孝王感激魏無忌大力相助,於是和平原君商量,想將五個城邑封給魏無忌。魏無忌聽到這個消息,神態驕矜,顯出自以為有功的樣子。門客中有人勸魏無忌說:「...
|
海內無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步天下,無人能及。《文選.東方朔.答客難》:「好學樂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為智能海內無雙,則可謂博聞、辯智矣。」
|
別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駁斥、辯白。《醒世姻緣傳》第九回:「但一來不敢別白那珍哥,二來只道那計氏是降怕了的。」
|
蓬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衛風.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形容頭髮散亂。《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董祀妻傳》:「及文姬進,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也作「蓬髮」、「蓬頭」。
|
福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德和智慧。隋.煬帝〈遣使入天台為智顗建功德願文〉:「設以辯才,千萬億偈,讚師福慧,終不能盡。」
|
壽陵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
三年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離婁上》:「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為不畜,終身不得。」比喻事須預先儲備。宋.蘇軾〈端帖子詞.太皇太后閣〉詩六首之四:「願儲醫國三年艾,不作沉湘九辯文。」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