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多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半。語氣較肯定。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三折:「這樁事其中必有暗昧,你與我仔細究問,多因是我夫人做下違條犯法也。」元.朱庭玉〈夜行船.曉角梅花三弄曲套.離亭煞〉:「縱不為五更風,管多因半夜雨。」也作「多應」。
|
辯知閎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辯、機智、博學、通達的賢材。《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是時朝廷多賢材,上復問朔:『方今公孫丞相、兒大夫、董仲舒、夏侯始昌、司馬相如、吾丘壽王、主父偃、朱買臣、嚴助、汲黯、膠倉、終軍、嚴安、徐樂、司馬遷之倫,皆辯知閎達,溢於文辭,先生自視,何與比哉?』」
|
南北和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宣統三年(西元1911),武昌起義後,革命軍與清廷在上海談判,結果北洋軍閥袁世凱趁勢要脅清帝退位,並取得政權。
|
多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代稱所愛戀的女子。《董西廂》卷五:「欲把鶯鶯今夜約,殷勤把紅娘告:『休推托,專專付與多嬌。』」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二折:「愁悶殺小生,煩惱殺幼子,凍餓殺多嬌。」
|
扶危定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拯救危難,平定禍亂。《隋唐演義》第八三回:「能識人,能愛人才,能為國留得那英雄豪傑,為朝廷扶危定亂。」《冷眼觀》第三回:「即稟質強厚,精神尚可有為,亦不過一文學侍從之臣,而非所謂任賢拔萃,扶危定亂之才也。」
|
駮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時臣屬對朝廷決策有異議而上書,稱為「駮議」。漢.蔡邕〈獨斷〉:「凡群臣上書於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駮議』。」《後漢書.卷四八.應奉傳》:「又集駮議三十篇,以類相從,凡八十二事。」也作「駁議」。
|
耽干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負擔責任。元.鄭廷玉《後庭花》第四折:「別公事且勿行提,只那樁最耽干繫。」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二折:「百般的話不投機,待著俺早些迴避,我可道不關親耽干繫,就也著冷眼兒來看你。」也作「擔干係」。
|
方頭不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倔強不馴,引申為剛直倔強或凶蠻不講理。元.鄭廷玉《金鳳釵》第二折:「見一個方頭不律的人,欺負一個年老的,要扯他跳河。」也作「不劣方頭」、「方頭不劣」。
|
摘山煮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摘,開發。摘山煮海指開山煉銅,煮海為鹽。比喻開闢資源。《宋史.卷二五七.李繼和傳》:「以朝廷雄富,猶言摘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則或闕軍須。」宋.秦觀〈國論〉:「至於摘山煮海,冶鑄之事,他日吏緣以為姦者,臨遣信臣,更定其法。」
|
犯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犯邊境。《舊唐書.卷一一七.列傳.嚴武》:「蜀方閭裡以徵斂殆至匱竭,然蕃虜亦不敢犯境。」《宋史.卷三三三.列傳.姚渙》:「徙知涪州,賓化夷多犯境,渙施恩信拊納,酋豪爭羅拜廷下,訖渙去無警。」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