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湯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湯烈火。比喻能致人死傷的事物。《列子.楊朱》:「速亡愈於久生,則踐鋒刃,入湯火,得所志矣。」《史記.卷二五.律書》:「文帝時,會天下新去湯火,人民樂業,因其欲然,能不擾亂,故百姓遂安。」
|
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消滅。通「殲」。《公羊傳.莊公十七年》:「齊人瀸於遂。」
|
蒲扇價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謝安為贊助鄉人返鄉的旅費,遂使用軟滑輕便的蒲葵扇,時人競相效仿,因而扇價提高,使賣扇人得以返鄉的故事。典出《晉書.卷七九.謝安傳》。
|
伏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子賤,生卒年不詳,漢初濟南人。秦時曾為博士。漢文帝欲求其治《尚書》,因年已九十餘歲,年邁不能行,遂遣鼂錯往受,得伏勝口授《尚書》二十九篇,是為今文尚書。也稱為「伏生」。
|
楓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橋名。位於江蘇省吳縣西十里寒山寺附近。本作「封橋」,自唐張繼有〈楓橋夜泊〉詩後,遂相沿作「楓橋」。唐.杜牧〈懷吳中馮秀才〉詩:「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團圓破氈笠》:「劉有才恰好有個方便,要駕船往楓橋下客,意欲進一炷香。」
|
編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受謫、流放的官員或罪犯加以組織、安置,以便管束。《大宋宣和遺事.利集》:「遂竄蔡京儋州編置,及其子孫三十三人,並編管遠惡州軍。」也稱為「編管」。
|
他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他的事情。《三國演義》第一回:「曹節在後竊視,悉宣告左右;遂以他事陷邕於罪,放歸田里。」
|
董生下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名儒董仲舒教授弟子時,放下帷幕講誦,三年不窺視園圃。典出《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後遂用董生下帷比喻非常專注於學術傳授。
|
波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亡。《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㠠山遠公話》:「是時眾僧例總波逃走出,惟有遠公上足弟子雲慶和尚,為師禮法,緣情切,未敢東西迴避。」《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韓擒虎話本》:「陳王見隨駕兵士到來,遂乃波逃。入一枯井,神明不助,化為平地。」也作「波濤」、「逋逃」。
|
大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歡樂飲酒。《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王翦遂定荊江南地;降越君,置會稽郡。五月,天下大酺。」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