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墨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豫不前或狡猾無賴。唐.皮日休〈反招魂〉:「朝刀鋸而暮鼎鑊,上曖昧而下墨杘。」
紛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繁美的樣子。三國魏.嵇康〈琴賦〉:「紛綸翕響,冠眾藝。」
妙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奇美妙的聲音。晉.向秀〈思舊賦〉:「聽鳴笛之慷慨,妙聲絕而復尋。」晉.成公綏〈嘯賦〉:「發妙聲於丹脣,激哀音於皓齒。」
悲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哀憂傷。東周戰國.宋玉〈九辯〉:「悲憂窮戚獨處廓,有美一人心不繹。」宋.范仲淹〈讓樞密直學士右諫議大夫表〉:「臣方痛心疾首,日夜悲憂……今日之恩,非臣所望。」清.徐珂《清稗類鈔.宮闈類》:「今年春,永壽宮始有疾,后亦躬視扶持,三晝夜忘寢興,其所以慇慇慰解悲憂,預為治備,皆如待今后者。」
馮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憤怒的心。《楚辭.屈原.九章.思美人》:「獨歷年而離愍,羌馮心猶未化。」也作「憑心」。
泮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泮宮東西門以南的水池。元.汪克寬〈泮宮賦〉:「步前除以徜徉,曙泮池之澄碧。」
冥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玄深不可通至。《文選.班固.幽通賦》:「道脩長而世短,敻冥默而不周。」《文選.顏延年.陶徵士誄》:「近識悲悼,遠士傷情,冥默福應,嗚呼淑貞。」
愊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內心鬱結不暢快。《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講聖哲之通論,心愊憶而紛紜。」也作「腷臆」。
不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浮躁。東周戰國.宋玉〈神女賦〉:「澹清靜其愔嫕,性沉詳而不煩。」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慧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衣。《廣韻.入聲.物韻》:「䘿,衣短。」唐.皮日休〈九諷系述.悲遊〉:「荷為裯芰為襬,荃為䘿薜為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