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92.1009 ms
共 22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石紋尾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圓柱形。肌肉間的骨刺粗厚,體色乳黃至灰色,體表密布許多相互靠近的暗色圓型小斑點。前鼻管短管狀,後鼻孔位於眼睛中間的上方,鰓孔位於體側中央,呈現小隙裂狀。背鰭和臀鰭只出現在尾部的末端。頜齒3列,鋤骨齒部份為雙列。全長為頭長的10.9–11.1 (11.0)倍,鰓孔位體高的24.8–33.7 (29.2)倍,軀幹長的2.9–3.0 (3.0)倍。頭長為眼直徑的15.1–18.0 (16.5)倍,吻長的6.6–7.2 (6.9)倍。總脊椎骨數132–134。典藏標本: TOU-AE 1767, 430 mm TL, Taitung, Oct. 2005; TOU-AE 3197, 586 mm...
|
橫帶擬烏尾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橢圓形,稍側偏而高;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2.4-2.6倍。兩眼間隔顯著突出,隨著成長越是突起。眼前方無溝槽。下頜略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前緣的下方;上頜骨被鱗。上下頜骨具帶狀齒,外列齒擴大,前方數齒呈犬齒狀;鋤骨具齒。體被中小型櫛鱗,背鰭及臀鰭上均裸露無鱗;側線完全且呈弧形,側線鱗數47-50。背鰭硬軟鰭條間無深刻;背鰭與臀鰭最末之軟條皆不延長而較前方鰭條短;背鰭硬棘X,軟條10-11;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約等於頭長;尾鰭雙凹形。體呈黃褐色,腹部銀白色;體側具四條深色橫帶,但僅及側線上方。背鰭、臀鰭及尾鰭下葉黃褐色或淡色;尾鰭上葉淡黃色,末緣白色;胸鰭淺黃色。依據 Nel...
|
日本舟尾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Kumba japonica (Matsubara, 1943)
全長為頭長的7.4倍;頭長為吻長的4.4倍、鼻窩寬的7.3倍、眼徑的2.7倍、眶間寬的5.5倍、上頜長的2.8倍、體高的1.1倍。發光器之前後皮窗分隔較寬;腎鰭基部中段有3塊黑色區域散布;頭部側線孔明顯發達;鬚長較本屬其他種類長;腹鰭軟條數亦較本屬其他種類多;體呈深棕色。體色為深棕色,屬於中小型鼠尾鱈,可成長至16公分。
夏威夷、日本南方及台灣東北部。
深海底棲性魚類,生活於400~600公尺的水域,棲息於泥砂底質,以小型甲殼類、多毛類及明蝦為食,數量少,罕見。
無經濟價值,漁民以底拖網捕獲後,均棄置為下雜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鼠尾鱈科(Family Macrouridae),Grenadiers,Rattails
|
莧菜生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半圓形至圓形,淺棕色,外包圍有棕色邊界,寬0.5–4公厘。主要於葉表產孢,少有上下葉表同時產孢。子座深棕色,球狀,25–65微米寬。分生孢子梗密集叢生,淺橄欖棕色,單支或分支,波浪狀向上生長,0–3個分隔。0–2個膝狀彎曲,頂端圓滑狀或稍截形,8–30×2.5–3.5微米。分生孢子圓筒狀或稍圓筒倒棍棒狀,淺橄欖棕色,筆直至稍彎曲,3–10個隔膜。頂端圓滑或圓錐狀圓滑,基部截形,15–80×2–3微米。
|
馬藍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葉斑不規則,無明顯的界線,葉片上表面呈現黃色斑駁,相對的下表面呈現黃棕色病徵,2–12毫米寬,可融合形成更大的病斑。於葉片下表面產孢。無子座。分生孢子梗由氣孔或匍匐菌絲側枝產生,淺棕色,頂端灰白且顏色相當均一,近直或呈多樣彎曲狀,具分隔,分支且呈膝狀彎曲,頂端近截形或圓滑形,20–120×3–6微米,孢子痕約2微米寬,未增厚。分生孢子直或稍彎曲,淺橄欖色,圓柱狀,2–7個隔膜,頂端微鈍,基部截斷,孢子痕未增厚,30–100×3–4微米的。
|
欖仁樹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角狀至不規則,受葉脈限制,寬1–5毫米,病徵最初於葉片上表面呈現淡棕紅色,下表面呈淡灰褐色,之後轉變為邊緣暗紅色中央灰白的病斑,而下表面則為不明顯的棕色邊界。葉片上下表面皆會產孢,多於下表面。無二次菌絲。子座不發達或可寬達30微米,不規則,深橄欖褐色。分生孢子3–20根聚集成束,發散狀,淡橄欖色至淺橄欖棕色,頂點顏色漸淡,圓柱形,略為筆直或彎曲或是呈波狀,不分枝,0–3個不明顯的隔膜,0–1個膝狀彎曲,截形或圓形的蒼白頂點,5–35×2.5–4微米,孢子痕未增厚。分生孢子半透明至淺橄欖色,圓筒狀至倒棍棒狀,有不明顯的2–4個隔膜,頂端微鈍,基部略為截形,20–45×2.5–3.5微米...
|
稜果榕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圓形,2–10厘米寬,中央灰棕色具有紅棕色邊緣。於葉片下表皮產孢。外部有二級菌絲: 菌絲淺橄欖色,具分隔,1–2微米寬。無子座。分生孢子梗淺橄欖色至淺橄欖棕色,不成束狀,由外部菌絲的末端或側邊長出(根據Sawada: 有時4–5根聚集成束,0–1個分支,1–4個分隔,無膝狀彎曲,24–44×2.5–3微米);孢子痕未增厚,不明顯。分生孢子圓筒倒棍棒狀或絲狀,筆直,淺橄欖色,1–3個分隔,頂端略鈍或窄的圓滑狀,基部略截形或倒圓錐形截斷,10–20×2–3微米;孢子痕未增厚。
|
水丁香假尾孢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斑球型,2–7厘米寬,中央淺棕色至灰色,具有深色邊緣。於葉片上下表皮皆會產孢。子座由數個棕色細胞組成。分生孢子梗5–15根聚集成束,淺棕色,顏色均一,朝頂端顏色漸淺,0–2個分隔,無分支,0–1個膝狀彎曲,頂端圓錐型或截形,10–40×2.5–3.5微米;孢子痕未增厚或不明顯。分生孢子透明或很淺的橄欖色,窄倒棍棒型,筆直或彎曲,3–7個分隔,頂端略尖細或略鈍,基部短的倒圓錐狀截斷或長倒圓錐型,20–80×2–3微米;孢子痕未增厚或不明顯。
|
烏來鳳尾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頂羽片羽裂,小羽片呈梳齒狀,游離脈,羽軸兩側之小羽片對稱,羽軸基部上表面無刺,基羽片之基部下側1~數對小羽片長、羽裂,葉柄草桿色。葉柄鱗片長卵圓形,中央顏色較深。
|
纖手折尾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