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吞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併吞消滅。《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莽志方盛,以為四夷不足吞滅。」晉.潘〈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強秦兼并,吞滅四隅。」
省方觀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巡視四方,觀察民情風俗。《周書.卷三○.竇熾傳》:「得一睹誅翦鯨鯢,廓清寰宇,省方觀俗,登告成,然後魂歸泉壤,無復餘恨。」也作「省方觀民」、「省俗觀風」。
顧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眷戀不捨。《文選.潘.楊仲武誄》:「臨命忘身,顧戀慈母,哀哀慈母,痛心疾首。」
硬頭硬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腦冥頑不靈。元.伯川《鐵拐李》第一折:「這老頭子,硬頭硬腦的,正是躲避差徭游食戶。」
妙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壯時期。《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終軍以妙年使越,欲得長纓占其王,羈致北闕。」晉.潘〈楊仲武誄〉:「子以妙年之秀,固能綜覽義旨而軌式模範矣。」
巴陵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於湖南省陽縣西南方,下臨洞庭湖畔,相傳為后羿屠殺大蛇的地方。《元和郡縣圖志.卷二七.江南道三.州》:「昔羿屠巴蛇於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也稱為「巴丘」。
擁鼻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謝安有鼻疾,作洛生詠時,聲音低沉而濃濁,時人喜愛,或用手掩鼻來仿效。見《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後泛指吟詠或朗讀。唐.唐彥謙〈春陰〉詩:「天涯已有銷魂別,樓上寧無擁鼻吟。」宋.陸游〈舟中感懷三絕句呈太傅相公兼簡大用郎中〉詩:「夢筆亭邊擁鼻吟,壯圖蹭蹬老侵尋。」
知安忘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知過太平安逸的日子,而忘記危難之時。晉.潘〈秋興賦〉:「彼知安而忘危兮,故出生而入死。」
民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諧和。晉.潘〈河陽縣作詩〉二首之二:「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南朝梁.陸倕〈石闕銘〉:「役休務簡,歲阜民和。」
打虎不著,反被虎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消滅壞人不成,反而受到傷害。《精忠傳》第一三回:「打虎不著,反被虎傷,如何是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