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虎窟龍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凶險之地或英雄聚集之處。《精忠傳》第五○回:「侯冒險渾身膽,翻身入虎窟龍潭,願把命兒拚。」也作「龍潭虎窟」。
正名責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正名稱以求與事實相符。宋.飛〈申府乞改襄陽路仍作京西南路劄子〉:「庶得路分速歸舊制,以稱朝廷正名責實不忘中原之意。」
頭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炷香。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為因上廟燒香去,我趕頭香,起的早了些兒。」《水滸傳》第二回:「我因前日病患,許下酸棗門外廟裡香願,明日早要去燒炷頭香。」
粘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頂端塗有黏劑,立在田野中捕鳥的竿子。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二折:「吹筒、粘竿,有諸般來擺設。」《水滸傳》第七回:「搶到五樓看時,見了數個人,拏著彈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欄干邊胡梯上。」
班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班的行列。晉.潘〈夏侯常侍誄〉:「天子以為散騎常侍從班列也。」唐.韓愈〈薦樊宗師狀〉:「忝在班列,知賢不敢不論。」
卑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卑賤與高貴,用來形容極端懸殊的地位或情況。《易經.繫辭上》:「卑高以陳,貴賤位矣。」晉.潘〈河陽縣作〉詩二首之一:「卑高亦何常,升降在一朝。」
火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兵役驛遞的符信。沿途可憑此領取口糧。《精忠傳》第四八回:「高宗傳諭,命兵部速發兵符火牌,調各路人馬,撥在飛營中聽用。」
茂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美的德行。《文選.揚雄.長楊賦》:「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綏。」《文選.潘.楊荊州誄》:「篤生戴侯,茂德繼期,篡戎洪緒,克構堂基。」
義山恩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高山深海般的恩義。明.朱權《荊釵記》第二七齣:「蒙丈惜伊玉樹,兼愛我寒枝,念行囊空虛,欣然便週全助路資,召共居。感此義山恩海深難棄。」也作「恩山義海」、「義海恩山」。
不為人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屈居人下,不輸給別人。宋.珂《桯史.卷八.逆亮辭怪》:「頗知書,好為詩詞,語出輒崛疆整整,有不為人下之意。境內多傳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