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冒名行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冒他人的名義,以從事欺騙的行為。如:「這個人到處冒名行騙,今天終於被拆穿了。」
博郎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兒童玩具。於鼓的兩旁用短線各拴一顆墜子,握住手把轉動,鼓面會因墜子敲擊而發出咚咚的聲響。舊時賣貨郎也拿來弄以代替叫賣。《金瓶梅》第三二回:「爛紅官段一疋、福壽康寧鍍金銀錢四個、追金瀝粉綵畫壽星博郎鼓兒一個。」也作「波浪鼓」。
瑣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飾連瑣圖案的宮門。亦借指宮廷。唐.王維〈酬郭給事〉詩:「晨玉佩趨金殿,夕奉天書拜瑣闈。」
長命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端午節時,繫在兒童手臂、手腕,懸在兒童胸前或臂上,掛在蚊帳、籃等處用以消災祈福的五采絲線或絨線。民間以為青、紅、白、黑四色象徵東、南、西、北四方,黃色象徵中央,於端午節繫此五采絲線,可以免除瘟病,使人長壽健康。也稱為「百索」、「避兵繒」。
海沸山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海湧騰,高山崩裂。比喻聲勢浩大。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二一齣:「坐談間早辨龍蛇,把袖裡乾坤做夢裡蝴蝶,狠的人海沸山裂,不禁支髮,空跌雙靴。」也作「海沸山」。
砐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的樣子。《文選.郭璞.江賦》:「陽侯砐硪以岸起,洪瀾涴演而雲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曳傾斜的樣子。《說文解字.人部》:「僛,醉舞貌。」《詩經.小雅.賓之初筵》:「亂我籩豆,屢舞僛僛。」宋.趙彥端〈訴衷情.洗妝僛舞傍清尊〉詞:「洗妝僛舞傍清尊,霏雨澹黃昏。」
疏剌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風雨聲。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疏剌剌風擺庭梧,淅零零雨灑荒階菊。」明.朱權《卓文君》第二折:「莫不是忒楞楞宿鳥驚棲不暫歇,疏剌剌花影風吹落葉。」也作「疏喇喇」、「率剌剌」。
簾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晃如波紋的簾影。唐.李商隱〈燒香曲〉:「玉佩呵光銅照昏,簾波日暮衝斜門。」清.譚獻〈桂枝香.瑤流自碧〉詞:「簾波澹處留人景,褭西風數聲長笛。」
過嫁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俗嫁女陪贈妝奩,數物合裝一抬,先期送往婿家,招過市,稱為「過嫁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