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罪犯流放到遠方。《宋史.卷三七三.洪皓傳》:「目止劍士,為之跪請,得流遞冷山。流遞,猶編竄也。」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你湯我一湯,拷了你那腰截骨;掐我一掐,我著你三千里外該流遞。」也作「遞流」。
浮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毫無根據的議論或街談巷語。《宋史.卷三六三.李光傳》:「秦檜初定和議,將揭榜,欲藉光名鎮壓。上意不欲用光,檜言:『光有人望,若同押榜,浮議自息。』遂用之。」
終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舉行祀典時,第三次獻爵。《新唐書.卷一二.禮樂志二》:「終獻,獻官乃即事,一獻而止。」《宋史.卷九八.禮志一》:「凡親行大祀,則皇子弟為亞獻、終獻。」
鵓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宋代兒童的髮式。《宋史.卷六五.五行志三》:「理宗朝……剃削童髮,必留大錢許於頂左,名『偏頂』,或留之頂前,束以綵繪,宛若博焦之狀,或曰『鵓角』。」
彈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劾究治。《漢書.卷七六.張敞傳》:「梁國大都,吏民凋敝,且當以柱後惠文彈治之耳。」《宋史.卷三八七.杜莘老傳》:「內侍張去為取御馬院西兵二百髠其頂,都人異之,口語籍籍。莘老彈治,上疑其未審,不樂。」
連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人以上聯名簽署。如:「這事件涉及大眾利益,已有多人連銜陳情,希望能獲得改善。」《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紀二》:「自今詔令未經兩省書讀者毋輒行,給、舍駁正毋連銜同奏。」
泣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自衷心的誠懇祈禱。《宋史.卷四○四.柳約傳》:「母病甚,泣禱于天。」
裹黃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匡胤為後周官都點檢時,領兵抗拒契丹,至陳橋,士兵譁變,以黃袍裹上趙匡胤,擁立為帝。見《宋史.卷一.太祖本紀一》。後用裹黃袍指當黃帝。明.陸世廉《西臺記》第三齣:「想當日裹黃袍,擁作君。」
備安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儲蓄米糧以防荒年的倉庫。《宋史.卷四○一.列傳.辛棄疾》:「棄疾為憲時,嘗攝帥,每歎曰:『福州前枕大海,為賊之淵,上四郡民頑獷易亂,帥臣空竭,急緩奈何!』至是務為鎮靜,未期歲,積鏹至五十萬緡,牓曰:『備安庫』。」
蠟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密詔。密封於蠟丸中的詔書。《資治通鑑.卷二七二.後唐紀一.莊宗同光元年》:「梁主登建國樓,面擇親信厚賜之,使衣野服、齎蠟詔,促段凝軍,既辭,皆亡匿。」《宋史.卷三六九.張俊傳》:「中書舍人張澂,自汴京齎蠟詔,命高宗以兵付副帥還京。」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