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0.23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遐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遠播。《隋書.卷二五.刑法志.序》:「薰風潛暢,聲遐舉,越裳重譯,萬里來歸。」
廟堂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堂皇典雅、歌功德的文學。如《詩經》中的三,多屬廟堂文學。
不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盡。北周.王襃〈聖主得賢臣〉:「是以聖主不遍窺,望而視已明;不殫傾耳,而聽已聰。」漢.張衡〈東京賦〉:「不窮樂以訓儉,不殫物以昭仁。」
維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周》的篇名。共一章。根據〈詩序〉:「維清,奏象舞也。」或亦指祭文王之詩。本章二句為:「維清緝熙,文王之典。」
判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散。《詩經.周.訪落》:「朕未有艾,將予就之,繼猶判渙。」
通才練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學多才、見識練達的人。唐.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觀序〉:「夫其通才練識,贍學多聞,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
莫可救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可救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分為風、雅、三大類。雅又分大雅、小雅,〈大雅〉收詩三十一篇,多為王室貴族雅正的樂歌。〈大雅.板〉這首詩內容是假借勸告同事,事實上是用來勸戒君王。其中一段:「上天正為害無道,不要還沉迷在快樂中而不自知。我是很誠懇的,並不是因為年老頭腦不清楚才對你們說這些話,而你們這些年輕小伙子卻擺出一副驕傲的樣子,還用戲弄調笑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歹毒的壞事做多了,就像病得很重的人沒有藥可以救治。後來詩中的「不可救藥」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比喻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膽氣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壯志凌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三國魏陳思王曹植曾作〈學宮〉來表彰孔子的德行和事蹟。文中提到孔子不只胸中充塞仁義,更能將仁義之說,推廣於天地之間;至於他的志向更是豪邁得直上雲霄。由於他這種秉持仁義的德行和高超陵雲的心志,使得隨他學習修行的三千學生,個個都是傑出賢能的人才。〈學宮〉的原文為「志陵雲霓」,陵是登上或升上的意思,文獻上多通作「凌」,後人常說「凌駕」於某某之上,用的就是這個意思。雲霓高掛天空而無上,因此志陵雲霓就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志非常雄壯、高遠。「壯志淩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志氣高遠。
直言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反而說:「長得差不多的東西,難免會認錯,更何況您又還給我,有什麼好謝罪的呢?」這件事讓地方父老稱不已。劉寬當官後,對待下屬也相當寬容。如有犯錯,也只用草鞭打,目的只是在處罰,而不傷人,有好的績業也歸功於下屬。出巡地方時,常與當地文人討論經義,與地方父老閒話家常,並訓勉少年做人處事的道理,使地方人士都受到他的影響而感化。由於他這種寬厚穩重的性格,使他即使面對急迫的事,也都不會因慌張而大聲說話。《後漢書》裡用「未嘗疾言遽色」來表示劉寬,處事一直相當穩重。後來「疾言厲色」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言語急迫,神色嚴厲,形容人發怒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詩經.周.載芟》:「有嗿其饁,思媚其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