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6.07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是頑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開玩笑的。指事態嚴重,不可輕忽。《文明小史》第二七回:「要是一時大意,被人家帶上一筆,那卻不是頑的。」也作「不是玩的」。
七竅煙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飛奔瓦崗行事。邱瑞兒子邱福趕到邱瑞營中,告訴父親說,家人都在瓦崗城中安頓妥當,請邱瑞歸降。邱瑞聽後一時急得七竅生煙,主意全無。一會兒接到聖旨說皇上要賜死自己,邱瑞長歎一聲,吩咐邱福先去通報,即收拾十五萬人馬,歸降瓦崗。「七竅生煙」這句成語多用來形容焦急或氣憤到了極點。
物至而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物極必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文子》一書作者文子,據傳為春秋時晉國人,大約和孔子同一時代,為老子弟子。《文子.九守》中講述: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發展到極限,就會朝相反的另一方轉化,過於自滿則會招致損害,像日月盈虧一樣,是不變的道理。古代聖明的天子待人謙沖和善不敢自滿,像容納百川匯注的谿谷,接受來自各方的批評及建言,功業和德行才能不衰退,這就是天道。另外在《文子.上禮》亦有相同的說法:天地萬物循環的道理發展到了極限,就會朝相反的方向轉化,過分盈滿就會有所損害。後來「物極必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發展到極點,必然會轉向發展。
竊簪之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軍入侵楚國時,楚國子發門下有善於偷竊者,連續三夜潛入齊軍營地,依次將齊國將領的帷幕、枕頭、髮簪偷走而無人發覺。子發一一歸還齊將,以警示對方楚國有能人,可暗取齊將首級。齊師大驚退兵,楚國因此而解危。見《淮南子.道應》。後比喻有小技可解一時危難的人。漢.王充《論衡.逢遇》:「竊簪之臣,親於子反;雞鳴之客,幸於孟嘗。」
壽陵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秋水》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猶欲觀於莊子之言,是猶使蚊負山,商蚷馳河也,必不勝任矣。且夫知不知論極妙之言而自適一時之利者,是非埳井之蛙與?且彼方跐黃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奭然四解,淪於不測;无東无西,始於玄冥,反於大通。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闚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1>之學行於邯鄲2>與?未得國能3>,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4>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 〔注解〕 (1) 餘子:弱齡未壯之子。猶今謂之年輕人、青少年。 (2) 邯鄲:趙國首都。在河北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接界處。 (...
盜御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清代故事戲。敘述竇爾敦被黃三泰鏢傷後,一時氣憤,遂到口外連環套聚義。數十年後,聽說梁九公要到口外行圍,更攜有清帝所賜的御馬,想及前仇舊恨,於是下山暗中到梁營,將御馬盜走,且留下黃三泰的姓名。
挺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卓立不群,秀美出眾。《晉書.卷七五.王湛傳.論曰》:「安期英姿挺秀,藉甚一時。」
不僧不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沒用處。《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若揀個好的,也還有指望,倘一時沒眼色,配著一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豈不誤了終身。」
電傳會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過各種電子連線設備,如傳真機、電子黑板及各種電訊傳播系統,使與會者可在同一時間內,於不同地點進行會議的方式。也稱為「電訊會議」。
標準時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經線把地球表面平分為二十四區,每一區跨十五度,稱為「標準時區」。以英國格林威治天文臺的子午線所在為零時區,向東或向西區分時區。臺灣位於約東經一百二十度,與零時區向東相差八個時區,也就是時間領先八個小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