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直言取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言語鯁直而招致禍。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七齣:「下官目睹其奸,不容不奏,豈不知直言取禍。」也作「直言賈禍」。
地崩山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地崩裂,山嶺塌陷。形容遭受巨大變故或重大難。如:「地震來襲,一時地崩山摧,居民死傷無數。」唐.李白〈蜀道難〉:「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核汙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核反應所放出的強烈輻射線對人畜、環境的汙染。如核武試爆、核能發電廠的輻射線外溢等。如:「蘇俄的核電廠發生變,曾對鄰近地區造成嚴重的核汙染。」
避難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躲避難的地方。如:「由於大水急漲不退,這些人必須立刻遷移到避難所去!」
沒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亡。《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二○出》:「貧女那賤人,十人打底九人沒下!自家不因禍,誰肯近傍你每。」
臺灣世界展望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的臺灣分會,為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創始於西元1964年。世界展望會於1950年韓戰爆發時,由美籍布道家鮑伯.皮爾斯(Bob Pierce)博士成立,為超越教派之國際性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以幫助生活在戰火或貧窮中的兒童為宗旨。
焚如之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遭到火燒的禍。《晉書.卷一一七.姚興載記上》:「群生嬰罔極之痛,西夏有焚如之禍。」唐.王勃〈三國論〉:「則東京焚如之禍,關右亂麻之屍,何由而興哉。」
躲過了風暴又遇了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躲過一難,又遇到另一個難。《紅樓夢》第一○七回:「倘或再有點事出來,可不是他們躲過了風暴又遇了雨了麼?」
臨難不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遭逢難,並不恐懼。《韓非子.說疑》:「臨難不恐,上雖嚴刑無以威之。」《舊唐書.卷一五七.王翃等傳.贊曰》:「見危致命,臨難不恐。士美、建侯,仁者之勇。」也作「臨難不懼」。
大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禍、大禍亂。《老殘遊記》第七回:「因為我二十幾歲的時候,看天下將來一定有大亂,所以極力留心將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